被网友唾弃的Flash为何就是死不了?和一家中国公司有关 |
珠江路在线
2020年12月27日
【
厂商
】
|
|
每当我们「缅怀」一样旧技术时, 总得谈谈这项旧技术在过去的辉煌成就, 但Flash显然无需过多介绍, 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 Adobe Flash都有着自己的影响力。 它自成生态, 在20年前就提供了从「开发环境」到「内容播放」一整套完整的生态环境;它包容并进, 用Adobe Flash开发的内容无需另行适配, 就可以在不同硬件平台上通过Flash播放器直接播放;它极易上手, 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进行内容甚至是软件开发;它小巧精致, 凭借矢量图形技术, 小巧的的Flash文件降低了早期互联网对带宽和存储空间的需求。
正因Flash这几大技术亮点, 这个原本只用来做动画的软件迅速被捧上了互联网的风口, 也成为了过去数十年内网页游戏、动画、广告的最佳展现形式, Flash更是一度成为了国内外互联网的求职热词。
但这还不是让Flash技术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在我看来, Flash的出现从根本改写了互联网的交互形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接触过早期的互联网, 在Flash面世之前, 互联网的交互方式极为单一:没有首页轮播, 没有视频内嵌, 没有弹幕没有动画甚至连图片都没几张。 当时的互联网目光所到之处除了纯色或填充的背景就是字典一般的文字跳转。 而用户对此也习以为常, 就像iPhone面世之前大家对全键盘智能机的看法一样——不然还能怎样?
但Flash的出现就像iPhone一样彻底改写了互联网的交互方式, 它不仅有画面、声音, 在交互时还能根据用户的操作做出对应的「反馈」, 这种交互形式的变化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定义了互联网的格局。 尽管Flash的「沙盒」特性带跑了不少网站的审美, 让一些品牌过于「放飞自我」, 但从互联网的进程来看, Flash的的丰功伟业依旧不可磨灭。
Flash那么好为什么要淘汰它?
既然Flash这么好用, 为什么Adobe会宣布明年将停止支持呢?这与Flash的运行机制有一定关系。 虽然我们平时将其统称为Flash, 但就像刚刚我提到的那样, Flash其实可以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制作环境、内容文件和Flash播放器。 它们三者的关系大家大致可以理解为:
创作者用Adobe Flash(制作环境)制作了一个SWF文件(Flash文件), 用户下载或缓存SWF文件后用电脑本地的Flash Player(播放器)运行。 从某种意义上看, Flash Player就像是一个本地的虚拟机。
不同于我们下载、安装在运行的X86电脑程序, Flash内容本身不需要进行安装, 只需要调用本地的Flash Player「播放」Flash内容就行。 这种运行机制降低了Flash的开发与适配难度——创作者不需要考虑具体的硬件资源调度, 也不需要再像现代软件一样在不同平台使用不同的开发语言, 真正做到「多屏统一」。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 Flash这独特的运行机制也渐渐成为了Flash技术的短板:
首先, 受播放机制的限制, Flash内容必须完整载入后才能运行, 既不能边载入边播放, 也不能像现代软件那样将不同功能「异步加载」。 举个不太准确的例子——你只想约你的对象出门吃饭, 由于他们宿舍「共同进退」的原则, 整个宿舍都跟你一起约会;不仅开销大, 而且宿舍楼下等待时间也成倍增长。
Flash也是同样的道理, 运行机制限制让Flash必须加载完整个文件才能开始使用;同时Flash内容不负责分配资源, 因此在资源消耗方面, Flash也失去了自己的优势, 这也是操作系统与浏览器放弃Flash技术转投HTML5阵营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 Flash背后也有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刚才说过, Flash的运行机制是「下载或缓存Flash内容, 再调用本地播放器运行」。 从本质上讲这等于「一个来自互联网的未知文件, 在不经过安全检查的情况下直接被本地软件执行」, 几乎就是「我家大门常打开」的同义词。
既然有了更轻量、更敏捷的HTML5, 「伪客户端」「事倍功半」的Flash自然会被业界抛弃, 这也是Adobe希望在年底停止Flash Player支持的原因。
中国「不属于全世界」
不过事情总有例外, 在Adobe的官方公告中, 我们会留意到一个简短的描述——「除中国大陆外」。 没错,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中国大陆用户在明年依然可以正常使用Adobe Flash Player并获取支持, 「我们中国真是太厉害啦」!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中国大陆的Adobe Flash Player发行与运营权, 已经被一个中国网络公司买断了。 2017年, 2144游戏与Adobe达成合作, 2144游戏的母公司上海剑圣网络科技的分公司重庆重橙获得了Adobe Flash Player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发行权。 通过页面跳转, 中国IP一旦访问Adobe Flash Player页面, 将会直接定向到2144自己的「www.flash.cn」网页, 所下载的也是「中国特供版」。
不同于国外纯净版, 这个特供版理所当然的「内置」了中国特色互联网公司的常规操作:广告。
在特供版Flash中, 2144加入了自己的广告插件, 并将其命名为FlashHelperService.exe。 如果中国用户通过技术手段下载了「国际版」的Flash, 在安装时会提示「地区不符」;如果中国用户用技术手段禁用了这个FlashHelperService.exe的进程, 特供版的Flash更会提示「必要的组件未能正常运行」并无法使用, 即使这个「组件」根本不存在于原版的Flash里。
除此之外, 2144的特供版Flash在使用时还需额外同意一个2144自己的用户协议, 这个协议中明确表示「用户允许第三方广告」。 可能是2144自己也没胆量将它放在下载按钮旁边询问用户是否同意, 因此将它放在了下载页面的最底下, 与「联系我们」放在了一起, 祈求没有用户能看到。
在2144的网页中, 我们还能看到要收费的企业版Flash Player与「价格视情况而定」的教育采购版, 相信这也是2144在中国大陆坚持运营Flash Player的原因。
总结
作为消费者, 我们很难改变业界对新技术的看法:企业改用新技术需要大量的投入, 简单的说就是「要人要钱要时间」。 对部分企业人员来说, Flash或者IE6能不能用, 好不好用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 只要自己离职前系统不遇到问题崩溃就行。 在这种风气下, 许多早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技术在国内被买断版权, 成为了敛财工具, 而落后于时代的体验, 却需要我们用户来承担。
愿2022没有Flash和IE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