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车应用会成为下一个高频出行入口吗? |
2015年2月5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拼车应用 |
从上一年8月至今,滴滴、易到、快的和神州等公司等相继在专车业务上入局,并因政策和竞争等因素颇受 瞩目 。
在出行领域,除了出租车打车和专车业务,一个用车场景更高频的业务——“一对一”拼车业务正 悄悄 成长 。与传统拼车业务不同,一对一拼车是指一位车主搭乘一位乘客,重要是上下班搭乘,天天惟独两单,双方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 彼此商议,分担出行成本的平等关系 。
这种单点切入的拼车业务,不同于专车业务还待法规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北京等地方性拼车政策已经出台,拼车业务 经营 惟独合规就可受 掩护 。
在政策放行的前提下,比出租车廉价一半的价格, 类似专车的消费者体验,自然而然的社交场景,集纳中产 阶层车主和白领消费者的消费者群,通过保险解决车主和乘客的安全问题,甚至还 相符共享环保的绿色理念,这些 迷人 正当的商业前景都成为新的创业动力 。天天用车、51用车、微微拼车等十多家创业公司在做此类业务 。
种种迹象表明,一对一拼车已经开始逐渐升温:天天用车已经先后 获得创新工场、红杉资本两轮融资,51用车也 获得了红杉资本融资,在资本的驱动下,各家拼车软件通过补贴、营销 运动开始铺开对车主和乘客的 抢夺;另一方面,巨头已经 预备开始进入此市场 。多位知情人士告诉腾讯科技,滴滴、易到等公司也已开始筹备此类拼车业务,易到的拼车业务在春节前后将正式上线 。
继打车大战、专车大战之后,拼车市场会成为下一个拼抢的战场吗?
为何要做一对一拼车?
几家创业公司做一对一拼车业务都是 类似的模式,但有着不同的初衷 。
2014年4月,美团早期员工翟光龙在 完毕了蚂蚁短租的创业后开始考量新的创业方向,最开始他并不晓得要做什么,但两年前,2012年721北京暴雨时到机场接送乘客的双闪车队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
从此个场景受到一些启示,他发现,拼车场景向来有需要的,不只体现在黑车的拼车,节假日拼车,平时上下班以及下雨天等特别场景的拼车需要更大 。在探究了上一年1月出台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等政策后,他决定单点切入,开始做“一对一”拼车服务,推出了“天天用车” 。截止到当前,天天用车平台已经汇合了4万多名车主,并先后 获得创新工场和红杉资本的两轮融资 。2015年,他 盼望天天用车 可以拓展到20-30个城市 。
51用车则是51用车CEO李华兵在哈哈拼车之外,另起的一块业务 。最开始,李华兵刚做拼车业务时从解决燕郊、房山等 存在刚性拼车需要的人群 起程, “把现有存量的这波人,对拼车已经有 定然的概念和 意识以及有习惯的人圈过来 。”
但哈哈拼车也有自己的瓶颈 。燕郊、房山等地的模式稍有特别,这种模式假如拷贝到全国市场去,李华兵发现,速度 比较慢,需要的资金量、 工夫比之前 料想地更加复杂 。对照来看,假如面向中高端人群做增量市场,人群的付费 威力更强,车的状况更好 。
上一年12月15日,李华兵上线了51用车 。一个月的 工夫里,通过地推,51用车已经 占有上万名车主,天天接单量超过1000单 。 “上一年11月份决定做产品时,以及现在的数据 体现,都发现比哈哈平台更有前景 。”李华兵如此评介 。在他的规划中, 盼望2015年 可以拓展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10个二线城市 。
王永,做了16年的顺风车公益 名目,在拼车领域,他也有自己的苦恼 。他发现,每次春节顺风车的声势 浩瀚,但顺风车的App产品不过关,招致拼车只不过在节假日一时,在平时 无奈连续 。除了产品不合格,外加王永惟独4个人 经营顺风车业务,没有团队,没有资金,让王永很发愁 。
2014年2月,在一次出行沙龙上,滴滴打车等公司的高层对王永的影响力很认可,但都感觉顺风车产品不行,这件 事件对王永的刺激很大 。“公益的 模式其实效率是 比较低的,假如想真正地把这件 事件做好,需要采纳商业的手法来做 。”王永说 。
现在,微微拼车有了互联网的从业者组成的专业团队,除了做北京等城市,王永还借助之前的顺风车影响力,迅速拓展到全国十几个城市 。他甚至在谋求一个本地拼车业务 比较好的公司的并购事宜 。
安全和计费不是大问题
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中,有几大问题会成为拼车平台做大的重要 妨碍, 比方安全问题,计费问题等 。在一对一拼车的业务模式中,这些问题已经 无奈称之为 妨碍 。
关于安全问题,天天用车和51用车都采取了保险来做保障机制 。天天用车和安盛天平合作了一款“搭乘险“,上车生效,下车失效 。51用车、微微拼车和人寿保险合作,通过“意外险”来保障搭乘双方的安全 。
翟光龙 示意,自天天用车 经营半年来,还没有出过一次险 。
另一个是计费问题,天天用车和51用车采取了系统定价的模式,微微拼车则同意乘客定价,乘客 可以依照自己的 自愿出价, 比方本该是30元,但乘客 可以出1元、2元或者5元, 惟独有人情愿接单,即可成交 。
系统定价看起来更 标准一些,更易于 鉴别 。车辆重要分为经济型、 舒服型和奢华型,以北京市天通苑到知春路的 间隔计算,天天用车和51用车的经济型价格为30元, 舒服型为35元,奢华型为49元 。近期,天天用车将奢华型的价格调整为39元 。如此对照, 即便是奢华型车辆的价格依旧比出租车廉价,经济型车辆则为出租车的一半价格 。
值得 留神的是,由于这些平台方才在北京市场上推开,假如复制到 其余市场,依旧存在地方政策是否同意,以及各地的出租车价格不一,需要针对某一个城市 径自调整计费模式的拓展难题 。
巨头进来了怎么办?
除了业务模式,创业公司不可回避地商业竞争正在到来 。
为了吸纳新车主和乘客,天天用车在1月初开始进行“互联网妹子”乘车免费的 运动 。翟光龙反馈, 运动比 料想火爆,但由于车主的增进没有跟的上乘客的增进速度,也让叫单的 顺利率 降落了 。就在此时,51用车开始发力,做黄金周的促销 运动,通过补贴和抽奖吸纳新消费者 。近期,双方已经小有交锋 。
无论李华兵还是翟光龙都意识到,商业竞争不是创业公司的互掐,况且还是创新工场投资的兄弟公司 。由于巨头还没有真正进场 。
但这一天已经不远 。滴滴、易到等公司也已开始筹备此类拼车业务,甚至已经进入内测阶段,易到的拼车业务在春节前后将正式上线 。
“我以创业者和投资者各种角度来说,当前他们进入拼车市场,无论是对51、天天,还是嘀嗒等,都面临着 硕大的风险,便是99%的失败 。”李华兵说 。
无论是李华兵、翟光龙还是王永,关于马上到来的巨头都是既 警觉,又在 意料之中,还在磨刀霍霍地 预备着自己的拓展 。
翟光龙采取了两种策略:关于后进入者 维持关注 。“这个游戏 本身,我们是 发动者, 其余人是尾随者, 惟独我们不犯显而易见的 舛误,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关于巨头的进场,他并不 盼望 反复滴滴和快的的价格战和补贴战 。比起烧钱做消费者,他更 盼望能让天天用车成为一个有温度的平台,有 定然的产品调性 。
李华兵则强调底气和速度 。“在这个过程里面必须要融到足够枪支弹药”,第二要跑得足够快,哪怕可能比别人落后丝毫 。”
王永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他认为,滴滴、易到等公司在专车业务上的 强烈博弈实际上给了拼车业务一个窗口期,他估算,这个窗口期 可以在3-6个月左右 。微微拼车 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 实现自己的初期布局 。
社交还是入口?
只管拼车软件方才在起步期,在解决了 根本的业务模式之后,各家拼车软件在产品调性上浮现了 细微的分化 。
翟光龙不想把天天用车 方便定义为拼车平台,而是更强调“用车” 。在他看来,无论是做核心车主的线下 经营 保护,还是在产品上的 性能进化, 比方 将来添加的车主 收藏等 性能,都是为了 构成一种社交产品的调性 。
“ 盼望把产品的调性给做起来,并且产品调性不是烧钱 可以烧出来的,烧钱智能把效率烧出来 。”
李华兵则更 盼望做 存在社交性的工具性平台,他更强调工具性 。在他看来,社交 可以通过微信、陌陌等平台来解决,在用车场景中,第一诉求还是要有性价比的出行 取舍 。在这个 根底上,带有 定然社交 色彩也顺理成章 。
关于商业化的 模式, 只管 比较 边远 。翟光龙认为, 事实的商业化模式应该是用车平台和汽车后市场服务相 联合,在汽车后市场中找到机会 。
李华兵更是直白,拼车 利用 可以成为一个高频的入口,甚至私家车是比专车、比出租车更有商业价格 。有了平台,后面的商业化可能性都尽在其中 。
投资人点评:
红杉资本投资经理曹飞向来在看出行领域的投资,关于一对一拼车平台的 经营和模式,他如此评介:
1、“一对一”拼车 本身所 使用的资源是已有的车辆,不是需要添加新的供应,而是 攻破传统的拼车概念,再一次优化了车辆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 相符环保经济的大理念 。但 将来并不只局限于一对一,“一对多“也不是不可能,这需要创业者在 经营中且走且看 。
2、“一对一”拼车 利用推出的 机会过早或过晚都不好 。某种程度上,这些O2O 利用都应该 感激滴滴和快的,打车软件一人 发动 申请多人抢单的模式,以及2014年年头的补贴大战,教育了消费者,给创业者和投资人带来了新的启示,也衍生出更多 类似滴滴、快的的业务模式 。
3、Airbnb和Uber作为共享经济的样本 将来会复制到中国市场 。比起房子,在中国市场上,车辆更方便实现共享 。
4、拼车消费者在上规模之后,是否还能维持原来的早期消费者的 空气,拼车平台需要引入必要的消费者筛选和分类机制,这丝毫 可以学习知乎的 经营 。
5、 将来比拼的不应该是烧钱,而是产品和 经营的 根本功 。烧钱 定然不是 长久的行为,假如是烧钱烧出去的,消费者是图廉价进来的,那这个消费者 定然会被更廉价的 事件吸引走 。当价格优势没有的状况下,消费者的 忠诚度面临很大的 挑战 。然而假如产品实际体验和价格做得很不错,消费者发现产品是满足预期或者超出预期的,消费者就有可能留下来的 。并不 象征着不能烧钱,除烧钱之外,还要看 根本功是否够扎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