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indows8是与非:微软中国黄金时代终结 |
珠江路在线
2014年5月21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Windows8,微软 |
中央国家机关回绝洽购Windows8,这关于微软中国不啻于当头一棒 。
5月16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洽购核心公布告诉称:全部计算机类产品不同意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 。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第一工夫联络微软中国有关负责人,她在电话中称:不太清晰具体状况,目前正与法务部与市场部核实状况 。
截至发稿时为止,21世纪经济报导尚未收到微软有关部门核实的具体状况 。
微软失去的并不止是政府洽购的订单 。政府洽购、央企、OEM市场是微软在中国市场三大收入起源 。但政府洽购带有风向标的意思,央企一般会与政府洽购联动 。
这更象征着微软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正在终结:2001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的大背景下,微软开始更转变中国的策略,即合作而非抗衡,最后赢取包含政府、合作搭档、客户的支撑,先后拿下政府洽购、央企、OEM等大市场,微软中国成为微软寰球最主要的收入区域市场 。现在,微软需要跟这所有说再见了 。
停留洽购Windows8的三个理由
IT独立综合师孙永杰认为,中央国家机关回绝洽购Windows8缘由有三:一是Windows8用户体验不好,尤其微软基于Windows的改造让大多数用户不适;二是中美贸易摩擦有关,政府洽购市场成为会谈决的一个筹码;三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府洽购核心盼望微软Windows8 可以降便宜格,此前有关Windows8价格过高的 报怨不只来自一般用户,也来自OEM厂商以及政府、行业洽购客户 。
微软与通用电器、波音等巨头公司一样,是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砝码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会谈中有关于常识产权的主会谈,其中包含微软操作系统在中国的盗版问题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之际,微软产品则被 排斥在政府洽购目录之外 。而博客网 独创人方兴东认为:微软等公司向来是求实解决中美贸易争端的受益者 。
产品体验向来是Windows8的问题:微软已宣告Windows XP于今年4月8日退市,只管XP仍占领寰球25.41%的PC市场,在中国更是超过50% 。缘由很方便,Windows8,包含Windows7创新少,用户晋级 自愿不强烈 。
目前Win8/Win8.1 总计份额不到12% 。XP退市难,Win8进市难,都与Windows8创新少,用户体验不好,更不说让用户惊喜的性能有关 。孙永杰说:此前微软Windows vista也曾因作难以 使用而从未进入政府洽购名单 。
孙永杰认为,不洽购微软Windows8,政府也有其余取舍,比方 使用windows7,或者XP,特殊是Windows XP,这被视为微软历史上最好的操作系统之一,2001年10月诞生到2014年4月退役,十多年来向来是用户最喜爱的系统 。
方兴东则认为:信息安全也是个非常主要的缘由,关于Windows8操作系统有后门的嫌疑向来没有平息过 。
事实上,微软的难堪与窘境与微软无力适利用户 使用习惯变迁有关:在过去,PC主要是一个办公用品,用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的话说便是“用于生产”;而随着互联网利用与服务的风行,比方视频、游戏、资讯消费等服务,计算终端需要承载更多消费性能,触控 使用模式的平板、智能手机更能满足这一需要 。
但平板、智能手机是Android、iOS的天下,微软为了解救PC,也为了解救自己,Windows8即有传统PC的利用体验,也有平板电脑的体验,微软的路子是集成,对外公关的说法是二合一,典型的产品即是基于Windows8的超极本 。
用户却并不买账,感觉超级本四不像,既没有PC的体验,也没有平板的体验 。
微软中国的三个阶段
由唐骏、陈永正、梁念坚开启的黄金时代正在远去,微软在中国面临新环境 。
微软在中国进展 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盗版阶段,从1992年至2002年,负责人分别是田本和、杜家滨、吴士宏、高群耀;第二阶段从2002年至2012年,对中国采取特区策略,负责人分别是唐骏、陈永正、梁念坚;2012年,梁念坚从微软大中华区离任,由美国人贺乐赋接任之后,微软中国的历史进入第三个阶段 。
在第一阶段,包含田本和、吴士宏、杜家滨、高群耀在内的微软中国负责人的主要使命便是打盗版,但这却使得微软与中国政商两界矛盾不停 。打盗版并没有给微软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激发一波波 挑战微软霸权的声音 。
微软中国区总裁成为一个火山口,微软中国开始走马灯似地换人 。
2002年,唐骏接任中国区总裁,开始游说美国总部对中国施行“特区策略”,其中包含渠道、合作搭档、产品定价等,都采取与美国不一样策略 。微软中国当时在微软寰球只算一个小分部,话语权很小,唐骏的游说是一场漫长的战争 。
但这场仗还是有了后果 。2002年,微软CEO鲍尔默访华,微软与发改委合作,决定投资62亿元支撑中国的软件产业,成为微软转变中国策略的标记性事件 。
这些策略 获得了政府的支撑 。2006年4月,中国国家领导人访美,并造访比尔·盖茨的家 。联想、方正、同方、TCL分别与微软签定“正版windows合作协定”,其中,联想领取了12亿美元、方正领取了2.5亿美元,同方为此领取了1.2亿美元,TCL为此领取了6000万美元 。
这是微软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最大订单,但微软的收入还不止于此 。从2002年至2012年,微软通过地方政府共建微软创新核心,投资浪潮、浙大网新等行业伴,弛缓了曾经紧张的政商关系 。微软得到的回报是,在政府、央企洽购市场,其正版化策略得到了支撑 。
2012年4月,梁念坚离任,离任缘由是与微软美国寰球沟通不畅,症结之一是微软盼望终结“中国特区”的政策,把中国市场纳入微软寰球规定之下 。梁念坚的继任者是贺乐赋,取舍贺乐赋的理由便是其更 善于与美国沟通,了解总部政策 。
微软大中华区CEO换成外国脸孔的同时,也转变了微软中国策略 。一位微软合作搭档的CEO向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 泄漏:我们是微软长工夫合作搭档,但微软今年头 统率工商到公司来打盗版,最后要求罚款600万元,只管不折服,却也没 步骤 。
这位CEO 泄漏:微软又回到了20年前,中国市场现在策略便是打盗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