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收购或是好归宿 盘点十大被收购的软件 |
珠江路在线
2013年4月1日
【
转载
】新浪科技 编辑:
浏览次数:
|
|
Siri是著名的语音助手应用 。最早它只是iPhone上的一款独立应用,而且不会“说话”,只能显示文字答案 。Siri是被一支24人组成的同名创业团 队开发出来的,而很快这家公司就被苹果收购 。在整合语音识别功能,Siri正式露面是在2011年10月,它随iPhone4S一起被世人所熟知 。
有点二的Siri
最开始的“Siri”其实是一个很三俗、而且有点213的智能助手 。据当年的开发者表述,最早的Siri“活在另一个世界里,对流行文化略知一二,喜欢损人” 。那时候Siri的词典里甚至还有“fuck”这样的字眼在 。
2010年4月,苹果以2.5亿美元收购了Siri 。之后,苹果对Siri的语言风格进行了改造,让它不再那么“损人” 。2011年10月,Siri从单 语言拓展到了多语言,并增加了语音朗读功能 。苹果还将 Siri和iPhone4S进行了深度整合,使其能够调用苹果系统的内置工具来处理诸如安排会议、回复邮件、查看天气等简单任务 。
2012年6月,苹果发布iOS6系统,该系统中的Siri开始支持中文 。
从技术渊源看,Siri始于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工智能项目:五角大楼的CALO项目 。CALO的全称是“Cognitive Assistant that Learns and Organizes”的缩写,中文意思为:“会学习和组织的认知助理” 。该项目由美国国防部投资,旨在为军方提供智能化服务,Siri只不过是从中衍生出 来的民用部分分支 。
毫无节操的中文Siri
2010年Siri首次亮相时已经可以和 Yelp、StubHub、Totten Tomatoes、Wolfram Alpha等42个不同的网络服务相连,随着功能的完善,与之相连的服务会多 。Siri有能力从各个信息源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整合成一条答案呈现给 用户 。
Facebook斥资10亿收购Instagram(下载)
Instagram是一款支持iOS、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允许用户在任何环境下抓拍下自己的生活记忆,选择图片的滤镜样式,并一键分享至类似 新浪微博的平台上 。2012年4月10号,Facebook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而这时Instgram只诞生了1年多,而且团队还 不到10个人 。10亿美金不啻为一笔横财,更是对全世界数以万计移动应用开发者的莫大鼓励 。
2011年2月,Instagram进行了首轮融资,金额700万美元,用户达200万 。3月,每周用户增13万,每周220万用户上传360万张照片 。 到2011年5月,团队只有4人 。2011年6月,用户量达500万,分享照片破1亿张,每月新增用户62.5万 。2011年7月,用户量达700万 。8 月照片达1.5亿张,日上传1.3万张 。2011年12月,用户数达1200万 。
2012年4月10日消息,Facebook宣布将以10亿美元收购在线照片共享服务商Instagram 。受此消息刺激,4月11日上 午,Instagram首次登顶苹果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 。4月14日,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用户量目前达到4000万,10天内增加了1000万 。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表示,二者间有可以互补的不同体验之处 。Facebook会留心并巩固Instagram的优势和功能,而不能只是将它的一切与Facebook整合 。“因此,我们承诺会保持Instagram独立,继续巩固并保持它的增长 。”
2012年9月12日,Facebook联合创始人、CEO马克·扎克伯格周二在Techcrunch Disrupt大会上表示,手机照片美化应用Instagram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亿大关 。
作为一款工具型的照片处理软件,Instagram在移动端融入了很多社会化元素,包括好友关系的建立、回复、分享和收藏等,这是Instagram 作为服务存在而非应用存在最大的价值 。
Instagram还推出了网页版
2013年初,Instagram公布了月活跃用户数——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亿人 。Instagram创始人Systrom在博客中重申了Instagram的使命,那就是通过图像让世界能够更好的连接和理解彼此 。
价值12亿美元的企业社交网络Yammer
微软公司我们耳熟能详,Yammer倒是很少听过 。其实Yammer是一家向企业提供社交网络服务的公司,诞生于2008年,现在很多世界五百强的公司雇 员使用它的服务 。Yammer有点像新浪微博或人人网的信息流,但它不是公开型的社交,而是相对封闭的企业内部社交 。去年,微软已经同意以12亿美元的价 格收购 。
Yammer
Yammer是一个企业社会化网络服务,0但随着Yammer平台上功能和应用程序的逐渐增多,让Yammer不再仅是一个通信平台 。这些新的应用程序包 括投票、聊天、活动、链接、主题、问答、想法等等 。它提供的Activity Feed(活动源)可以聚合同事们在所有企业应用程序中的活动,而且用户还可以对内容进行关注 。
Yammer的信息流类似于微博
收购完之后,Yammer将成为微软旗下Office部门的一部分,不过仍然会提供独立的服务,为其500万用户继续效力 。微软也表示,将会把 Yammer以及SharePoint、Office365、MicrosoftDynamics和Skype等服务融合在一起,想过去是继续加强其商务 软件业务 。
Yammer将成为微软Office部门的一部分,首席执行官大卫·萨克斯(David Sacks)将继续担任Yammer团队掌门 。
作为一个企业内部通信平台,Yammer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封闭性的企业微博:可以和企业的邮箱系统进行整合,只供企业的内部员工访问,即提供了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平台,又防止了企业敏感信息外泄,是替代企业内部论坛的一个工具 。
Youtube公司于2005年2月15日注册,由台湾裔美籍华人陈士骏等人创立,网站的口号为“Broadcast Yourself”(表现你自己) 。2006年11月,Google公司以16.5亿美元收购了YouTube,Y这也是Google此前八年内最为昂贵 的收购 。现在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 。
Youtube创始人:查德赫尔利(左)与陈士骏(右)
2006年10月,Google周一宣布以16.5亿美元收购YouTube,使得Google突然成为了网上视频领域的明星 。不过在2006年时,谷歌 收购它可是冒着巨大的风险,那时YouTube存在大量用户擅自上传的视频,部分含有非法版权的内容,它面临着要求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赔偿诉讼 。而谷歌通过 与内容拥有者进行谈判协定,实施了相应的版权保护政策,移除一些非法版权的内容,让YouTube进入了健康的轨道 。
2013年3月,Youtube官方博客宣布其月活跃用户已经突破十亿 。这个数字意味着全球每两个互联网用户中就有一个在访问Youtube 。
现在的Youtube
谷歌Youtube活跃用户的飞速增长除了归功于它跨越了所有设备,还因为它有一群忠实的拥趸 。Youtube创始人查德赫尔利不久前曾 说:“Youtube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对流行趋势敏感,帮助Youtube做内容归纳整理 。优质用户创造的一个个视频表单让Youtube用户能够获 得更优质的内容服务 。”
除此之外,Youtube的成长还有个重要原因——用户创造内容的过程越来越简单 。为了提高用户上传视频的便捷性和速度,Google之前还专门推出了Youtube Capture应用 。通过它,用户仅需3次点击就能完成拍摄和上传的动作 。
被遗忘的浏览器:世界之窗(下载)
前文说了好多被收购的外国软件,下面我们把目光转向国内,来看一款当年非常热门的浏览器——世界之窗 。世界之窗浏览器小巧、快速,而且支持多窗口,从诞生 之初它就获得了不错的口碑 。2010年,世界之窗母公司被奇虎360以以220万美元现金和约200万股普通股收购,其员工也进入360公司 。世界之窗浏览器在2012年夏天停止更新 。
2007年的世界之窗浏览器
2005年,世界之窗的开发团队只有两个人,网名分别是“Breath”和“xiaoc” 。Breath,97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计算机系,2001 年后一直进行个人软件的开发 。由于一直没有一款理想的浏览器用,就写了一个自己用,结果程序发布后反响很强烈,就一直做下来了 。
“xiaoc”,2003年毕业于大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系,在大学里就酷爱编程,也是疯狂的游戏爱好者 。两个人编程兴趣相投,世界之窗是他们两个人一起开发出来的 。
独立软件公司的发展之路是艰难的 。世界之窗浏览器一直没找到良好的商业运作模式,而且产品“工具型PC软件”,发展受到限制 。2010年1月,其母公 司北京盛景万维科技有限公司获“奇虎起飞计划”千万元投资 。奇虎360以220万美元现金和约200万股普通股收购世界之窗浏览器 。
奇虎360收购世界之窗浏览器后,将向该项目核心员工奖励部分股份 。此外,360安全浏览器将整合世界之窗浏览器的技术,并由盛景万维的软件开发团队负责改进和升级 。
最后更新时间是2012年7月20日
世界之窗浏览器后来还推出过双核版本,兼容IE和Webkit 。但更新缓慢,其最后一次版本更新是在2012年7月份,从此之后再无动作 。
世界之窗,已死 。
在十年前,千千静听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几乎每台电脑都要安装这款音乐播放器 。它不但免费、而且有中文界面,还能显示歌词,音质也很好,所以一时间倍受欢迎 。
当年的千千静听
但是几年后,酷我和酷狗出现了,它们不但支持用户自己填歌曲信息,还能下载海量音乐资源;再后来,QQ音乐诞生了,庞大的用户基数秒杀一切对手;后来虾米 网也诞生了,增加了更加科学的音乐分类;再后来各种网络电台也诞生了;还有iTunes,这款苹果推出的播放器拉走了好大一批高端用户……而千千静听,几 乎仍在原地踏步 。
千千静听的没落在于——它只是个播放器,功能太单一,只是个工具——而工具类软件的用户忠诚度是最低的 。2006年6月,百度收购了音乐客户端千千静听, 试图打造客户端+在线MP3搜索下载模式 。但可惜的事,当时百度并没有把千千静听与MP3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千千静听的市场份额还在被竞争对手瓜分,这 款优秀的软件几乎被雪藏了 。
现在的千千静听
但是2012年,百度音乐首页客户端下载链接突然变为了千千静听 。此后,千千静听也进行了多次小版本更新,优化了主界面并修复Bug 。百度在多年之后终于重新开始运营千千静听 。经过深度整合百度音乐后,这款音频播放器或许真能重振江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总结:
公司被收购,听上去很凄惨,其实也未必 。在某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期,激烈的竞争必然会产生失败的软件,而它们的开发者完全可以带着充足的经验在其他公司重新开始 。收购就为这些人才提供了后路 。
而且,并不是每一家软件公司都适合上市的 。对于一款工具软件而言,被大公司收购或许能让自己进入一个新的平台,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最近有句话特别火—— “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 。像Skype、Instagram这样的优秀软件,在大公司的庇护下反而能发展得更好 。
按类别看新闻 | ||||||
|
江苏IT新闻联盟 | ||||||||
南京站 无锡站 苏州站 常州站 扬州站 徐州站 南通站 淮安站 盐城站 镇江站 泰州站 宿迁站 连云港站 |
||||||||
|
||||||||
相关二手信息: | |
|
珠江路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