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 ob缓存以及ob函数原理实例解析 |
本文标签:PHP,ob,缓存,函数 ob缓存介绍 ob是output buffering的简称,输出缓冲区,缓冲区是通过php.ini中的output_buffering变量控制的 。其默认值是off,可以设置为on来打开buffer 。打来buffer后,即便程序中没有用ob函数,实际上代码也是使用了缓冲区的 。另外,不管php.ini中output_buffering的设置,cli模式下的php始终默认是关闭的 。为什么要是缓冲区呢?简单来说,高速的cpu早早处理完自己的数据,想通过线路传递给用户,但是线路太窄了,一下输送不过去 。如果引入缓冲区,cpu可以将快速将生成的数据放入缓冲区,然后自己哪儿凉快儿哪儿呆着这歇着去了 。缓冲区根据指令适时将数据输出 。这个样就合理解决了高速cpu与低速I/O设备的矛盾了 。 ob的基本原则:如果ob缓存打开,则echo的数据首先放在ob缓存 。如果是header信息,直接放在程序缓存 。当页面执行到最后,会把ob缓存的数据放到程序缓存,然后依次返回给浏览器 。 ob的基本作用: 1)防止在浏览器有输出之后再使用setcookie()、header()或session_start()等发送头文件的函数造成的错误 。其实这样的用法少用为好,养成良好的代码习惯 。 2)捕捉对一些不可获取的函数的输出,比如phpinfo()会输出一大堆的HTML,但是我们无法用一个变量例如$info=phpinfo();来捕捉,这时候ob就管用了 。 3)对输出的内容进行处理,例如进行gzip压缩,例如进行简繁转换,例如进行一些字符串替换 。 4)生成静态文件,其实就是捕捉整页的输出,然后存成文件 。经常在生成HTML,或者整页缓存中使用 。 ob相关函数详解 1、Flush:刷新缓冲区的内容,输出 。 函数格式:
说明:这个函数经常使用,效率很高 。 2、ob_start :打开输出缓冲区 函数格式:
说明:当缓冲区激活时,所有来自PHP程序的非文件头信息均不会发送,而是保存在内部缓冲区 。为了输出缓冲区的内容,可以使用ob_end_flush()或flush()输出缓冲区的内容 。 3 、ob_get_contents :返回内部缓冲区的内容 。 使用方法:
说明:这个函数会返回当前缓冲区中的内容,如果输出缓冲区没有激活,则返回 FALSE 。 4、ob_get_length:返回内部缓冲区的长度 。 使用方法:
说明:这个函数会返回当前缓冲区中的长度;和ob_get_contents一样,如果输出缓冲区没有激活 。则返回 FALSE 。 5、ob_end_flush :发送内部缓冲区的内容到浏览器,并且关闭输出缓冲区 。 使用方法:
说明:这个函数发送输出缓冲区的内容(如果有的话) 。 6、ob_end_clean:删除内部缓冲区的内容,并且关闭内部缓冲区 使用方法:
说明:这个函数不会输出内部缓冲区的内容而是把它删除! 7、ob_implicit_flush:打开或关闭绝对刷新 使用方法:
说明:使用过Perl的人都知道$|=x的意义,这个字符串可以打开/关闭缓冲区,而ob_implicit_flush函数也和那个一样,默认为关闭缓冲区,打开绝对输出后,每个脚本输出都直接发送到浏览器,不再需要调用 flush() 关于flush函数实例代码如下:
说明:flush()是一个效率很高的函数,它非常有用的功能就是刷新browser的cache. 关于ob系列函数的实例代码: 比如你用得到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设置信息,但是这个信息会因为客户端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想要保存phpinfo()函数的输出怎么办呢?在没有缓冲区控制之前,可以说一点办法也没有,但是有了缓冲区的控制,我们可以轻松的解决 。
用以上的方法,就可以把不同用户的phpinfo信息保存下来,这在以前恐怕没有办法办到!其实上面就是将一些"过程"转化为"函数"的方法! 关于静态模版输出实例代码:
所谓静态模版技术就是通过某种方式,使得用户在client端得到的是由PHP产生的html页面 。如果这个html页面不会再被更新,那么当另外的用户再次浏览此页面时,程序将不会再调用PHP以及相关的数据库,对于某些信息量比较大的网站,类似这种的技术带来的好处是非常巨大的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