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推出的新Android界面说明介绍


  本文标签:Android界面

  谷歌在官方Blog上公布了新的Android界面发布的消息,这不但使许多编程人员感到兴奋,还大大的的满足了期盼很久的用户的需求,欢迎大家进行学习切磋  。

  这次发布的SDK版本号为 M5,理论上这应该会是第一轮比赛初赛前最后一个版本了,在此前,为了大家更好适应新的SDK,Google将第一轮比赛初赛的结束日期顺延了将近一个半月.

  这意味着此版SDK会有巨大的变化  。但当我迫不及待跑起新的模拟器的时候,还是着实吓了我一大跳,心里只会叨念三个字,大变脸  。所谓“大变脸”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使用了全新风格的界面上  。随手截了几个比较有特点的界面图,从中可略见一斑  。

  一直做Android的同志们都可能会有感觉,早先的Android的界面,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风格颇为“传统”,与Symbian等操作系统都会有很多相似的界面和操作方式  。而这一次,算是真的做出了一些特色  。

  套用奥林匹克精神的经典台词,新的Android界面算是更大,更Q,更花哨了  。更大是最显而易见的,现在所使用的图标和字体比老的起码大了一两倍  。一屏能显示的内容少了一大半,但格外的清晰耀眼  。我个人分析这和Android的定位密切相关,Android定位在有一定硬件基础的手机平台上  。

  它不再考虑对低配置手机的支持  。一定的硬件基础毫无疑问包括足够大的屏幕,特别是越来越流行的大触摸屏  。更大的图标和文字可以让用户更充分享受大屏幕带来的更美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更方便进行触摸操作  。

  当然这种新Android界面和iphone的革命性UI不是同一个概念  。iphone的一些酷酷的UI特性(双触点,自动关闭触摸屏等等...)都依赖于XX感应器等硬件基础  。而Android毕竟是一个开放的软件系统,它再需要高的硬件基础,也不可能高到iphone 的层度  。但在新的SDK中,可以看到Android开始以另外一种方式兼容不同的硬件  。

  在Activity中,新增了Touch Mode的接口,用以兼容在有触摸屏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主要是焦点上...)  。我想这样的根据不同硬件条件提供的可选API会越来越多,当然这样的API需要足够简单好用,不然会给开发人员增加很大的负担  。

  另外很有趣的是Google在Android中采用了很Q的风格,图标都是可爱的圆弧角,字体也是圆圆的感觉,这估计是Android开发工程师们好这口,这一点可以从早先Google的展示视频可略见一斑  。

  伴随着Q而来的,是更为花哨的界面风格,大大的图标随处可见,颜色也是颇为的艳丽,更有趣的是其ViewGroup的动画效果比原来更为的夸张和好用  。当然所有这一切界面风格的变化都不是无源之水  。为了更好支持新的界面,所有的View的解析方式都有了全新的变化  。

  并且Android的 CursorAdapter,Notification,ViewGroup,Menu等等类都做出了很多的改变, SimpleCursorAdapter可以直接支持图片的显示,避免了更多的人重复造这个轮子;Notifaction变成了图3这样  。有图标,有更丰富的内容;ViewGroup支持了更好的动画显示,可以从Demo中看到其效果;Menu更是变化巨大(如图2,图4所示),带图标的Menu可以很容易的搞定  。

  新Android界面的变化,使得用户的使用上也需要一些的改变  。新的起始界面,如图1所示,采用了侧边栏的方式  。最上面的图标(比如APIDemos, Chamberlain)是根据你上次使用状况动态更新的  。

  虽然很酷,但我个人觉得蛮乱蛮不好用的  。新的Notification不再是通过上下键弹出,而是需要下拉出现,虽然还是很酷,但同样还是不够好用  。新的菜单进行了分离,分成了Icon menu, Expanded menu和Context menu  。

  最一般的菜单采用Icon方式,大于6个可以通过more按钮转换成为Expanded方式,而Context menu需要长按2秒Center button才能够弹出,所有一切都违背了一般的操作方式,还是那句,很酷,但需要时间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