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编程入门进阶(十九):ASP技巧累加(二) |
严格控制Session 可以将不需要Session的内容(比如帮助画面,访问者区域,等等)移动到关闭Session的独立ASP应用程序中 。在基础页面上,可以给ASP一个指示,让它不需要使用Session 。将下面的代码直接加入到ASP页面的头部: <%@EnableSessionState=False%> 在Web服务器上缓存经常使用的数据 典型的情况是:ASP页面从后台存储中取回数据,然后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的形式形成结果 。不管数据库的速度如何,从内存中取回数据要比从后台存储设备中快得多 。从本地硬盘读取数据通常也非常快 。所以,提高性能可以通过缓存服务器上的数据来实现,无论是将数据缓存在内存中,或者本地硬盘中 。 缓存是经典的“空间换时间”的折中方式 。如果缓存得恰当,就可以看到显著的性能提升 。为了让缓存有效,必须保证缓存数据是经常要重用的,而且也是计算起来繁琐的 。装满陈旧数据的缓存是对内存的浪费 。 不经常改变的数据是缓存的较好对象,因为不需要随时考虑这些数据更新后的同步操作 。组合框、参考表格、DHTML代码、扩展标记语言串、菜单以及站点配置变量(包括数据源名字,Internet协议地址IP以及Web路径)都是很好的缓存对象 。注意:要缓存数据表达式而不是数据本身 。如果一个ASP页面经常变化并且很费力去缓存(比如整个产品目录),就要考虑预产生HTML,而不是每次发生请求时再描述它 。 在Application或Session对象中缓存经常使用的数据 ASP中的Application和Session对象是在内存中缓存数据的便利容器 。你可以将数据赋值给Application和Session对象,这些数据在HTTP调用期间将一直保持在内存中 。Session中的数据是为每一个用户服务的,Application中的数据是所有用户共享的 。 何时需要在Application和Session中装入数据?通常,当应用程序启动或者会话开始时,数据就被装入了 。为了在这时装入数据,在Application OnStart()或者Session OnStart()中分别添加适当的代码 。这些函数位于文件Global.asa中,如果原来不存在,就添加上 。也可以在数据首次需要的时候调入,在ASP页面中添加代码,检查数据是否存在,如果没有发现,就调入它 。这里有一个例子,它代表了被称为“lazy evalution”的经典性能处理技术:直到需要,再去计算 。 拷贝经常使用的数据到脚本变量中 在ASP中存取COM对象时,应该拷贝经常使用的对象数据到脚本变量中,这样就减少了对COM对象的方法调用 。这些调用要比存取脚本变量相对来说费时费力 。当存取Collection和Dictionary对象时,使用这项技巧也减少了昂贵的查找操作 。 通常,如果要不止一次地存取对象数据,就应将数据放入脚本变量中,对象数据主要也就是Request变量(表单和查询字符串变量) 。比如,站点要传递一个叫做UserID的查询字符串变量,假设它将在一个特殊页面被引用12次,那么不需要调用Request("UserID")12次,只要在ASP页面的头部分配给UserID一个变量,然后在页面中使用它,这样做就节省了11次COM方法的调用 。 在任何可能时使用Server.Transfer,而不要用Response.Redirect Response.Redirect告诉浏览器请求另一个不同的页面,这常常用于引导用户到登录页面或者出错处理页面 。由于重定向强迫了一个新页面请求,结果是浏览器必须要与Web服务器循环2次,并且Web服务器必须处理一个额外的请求 。Server.Transfer执行在同一服务器上的页面传输,这将避免额外的浏览器-Web服务器的数据循环,形成良好的系统性能,对于用户也有较好的响应时间 。当然Server.Transfer只支持相对路径(即站内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