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出“阴招”,华为发了一张图片: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 |
珠江路在线
2020年5月18日
【
厂商
】 编辑:
james
|
|
导读:一周年了,美国对于华为的常态化制裁还在继续,这一波的火力集中在芯片、半导体产业链。
华为心声社区最新发文《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称: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倪雨晴)、华为心声社区、e公司官微、中国基金报、环球时报、每日经济新闻、外交部官网
2020年5月15日,美商务部公告将延长华为的供货临时许可证90天至8月14日,但同时升级了对华为的芯片管制——在美国境外为华为生产芯片的晶圆厂商们,只要使用了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就需要向美国申请许可证。
这意味着,从芯片制造、到芯片设计EDA软件、再到半导设备,美国开始选择“釜底抽薪”的方式阻断全球半导体供应商向华为供货。
消息一出,市场哗然。5月15日美股科技芯片股集体大跌,截至收盘,新飞通光电跌12%,高通跌超5%,台积电、应用材料跌超4%。
美国升级对华为限制
图片来源 / 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下属负责出口管制的产业安全局(BIS)发布通知,对华为及其在“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的临时通用许可证(TGL)将延长90日至8月14日。
美国商务部称,这一决定是在收到众多公司、协会和个人对TGL的公开意见后发布的,产业安全局将继续评估尚未从华为设备转移的公司和个人对美国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影响。
对于此次延期,美国商务部表示将给使用华为设备的用户的运营商提供空间,特别是在美国农村地区的用户和运营商,可以继续临时运营这些设备和现有网络,同时加快向替代供应商过渡。
不过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在另一份公告中表示,计划通过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国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的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此番BIS计划通过改变相关规则,将两类产品放入《出口管理条例》的管辖之中:
第一类是出自华为以及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比如海思)的半导体设计产品,只要采用了被列入美国商务控制清单的软件和技术的直接产品,都受到管制。
第二类是芯片组等产品,只要由华为以及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比如海思)设计,并由被列入美国商务控制清单的设备生产的直接产品,即便是在国外生产,都受到管制。这一限制还强调,无论是通过转出口,国外出口,或者仅仅国内运输的方式运送给华为及实体清单上的关联公司都需要许可证。
也就意味着,美国的管控触角进一步从其国内伸到了国外,扩大了对美国境外企业的制裁范围。美国本土的华为供应商不必多说,2019年时就需要申请许可证才能和华为合作;对于非美企业的外国产品,按照原先的《出口管理条例》,“源自美国技术标准”低于25%就可以供货给华为,此前一直沸沸扬扬地传闻技术标准要从25%降至10%。
如今,标准并没有变成10%,美国正策划更凶狠的方式,非美企业但凡使用了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美国和日本垄断),给华为提供芯片生产就要受到管制,需要申请许可证。
但美国扰乱科技产业链的手段并不止于此,从芯片制造、到芯片设计EDA软件、再到半导体设备,这些都是今年美国打击华为背后半导体产业链的重点。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商务部提出的这一新规目前还没有落地,中间还有至少120天的缓冲时间,华为和台积电等供应商们应有预判和准备。
华为心声社区:英雄自古多磨难
对于上述限制计划的出台将对华为造成的影响,截至目前,华为方面尚未回应。
不过,今日(5月16日)华为在内部公众号“心声社区”中,刊发了一则《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的文章:
“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配图则为一架二战中被打的像筛子一样,浑身弹孔累累仍坚持飞行的伊尔2飞机,其最终安全返回。
这是去年华为“516”事件后广泛传播的一张战机图,被视为华为的自喻。
此前在2020年3月底举行的华为年报沟通会上,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对美国限制芯片制造商对华为供货做出过回应:中国政府不会让华为任人宰割,或者对华为置之不理。相信中国政府也会采取一些反制的措施。
华为2019年财报发布会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回应华为限制
“如果美国政府可以任意修改‘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其实是破坏全球技术生态。如果中国政府采取反制,会对产业造成怎样的影响?推演下去,这种破坏性的连锁效应是令人吃惊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对于全球化的产业生态可能是毁灭性的连锁破坏,毁掉的可能将不止是华为一家企业。”
徐直军认为,即使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断供,华为也能从韩国的三星、中国台湾的MTK(联发科)等购买芯片来生产手机,就算华为因为长期不能生产芯片做出了牺牲,相信在中国会有很多芯片企业成长起来。
另外,近日中芯国际成立20周年之际,在一款发放给员工的华为手机中,“SMIC20”代工的logo出现在了手机的背面。据了解,从芯片设计、代工到封装测试环节,这款芯片首次实现全部国产化,意味着国产14nm工艺“从0到1的突破”。
解剖华为手机:美国零件几乎消失
事实上,尽管对于美方商务部发布的最新“制裁”公告,华为还没有给出应对措施等,但他们显然已经有所准备。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去年面对美国供应遭断货,表示即使没用美国零组件,华为照样可以生存。事隔一年,华为也开始培养国内的供应链,将麒麟710处理器原本由台积电12奈米制程,转单至中芯国际14奈米,任正非也表示,假如美国政府许可,华为还是会采购英特尔的芯片。
在受到制裁之后,中国产零部件的使用率按金额计算已经从25%左右大幅上升到约42%。与此同时,美国产零部件则从11%左右降到了约1%。
此次调查对象是华为最高端机型的新产品“Mate30”5G版。作为支持新一代通信标准“5G”的新机型,在美国开始制裁后的2019年秋季陆续在全球上市。
在日本专业调查公司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的配合下,对手机上拆下来的零部件进行鉴定,确认了是由哪个国家或地区的厂商生产的。然后再考虑业界行情等,推算出零部件价格,计算出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比例。
结果显示,在Mate30 5G版中,中国产零部件的使用比例为41.8%,比美国制裁前上市的旧机型4G版提高了整整16.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4G版中占比达到11.2%的美国零部件只剩下玻璃壳等极少部分,占总体的1.5%,几近于消失。从中可以看出,在美国发起制裁一年后,华为不得不大幅调整采购对象。
但另一方面,华为在这一年里推进零部件研发,明显具备了内部采购能力。尤其是作为骨干零部件的芯片,成果显著。芯片子公司海思半导体原本就一直在为华为的主力手机研发相当于手机大脑的处理器(CPU)。
另外还发现,在此次的新型5G版手机上,难度较高的通信芯片也部分采用了由海思半导体研发的产品。在过去的4G手机上,这部分芯片原本采用的是美国大型通信芯片企业思佳讯(Skyworks Solutions)的产品,如今华为已经能独自进行研发。
尤其是可进行高速通信的5G手机,和4G机型相比,随处都需要承担信号收发的高难度芯片的设计技术,但华为在这方面也已攻克难关。成为此次中国产零部件的占比按金额计算大幅提高的原因之一。
券商观点:
终端厂商受影响,美方留有斡旋余地
美国对华为的限制升级,令外界极为关注。事件发生后,信达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方竞立即进行了解读。
方竞表示,本次对华为限制计划出台后,市场担心美国掐断台积电供货,担心美国对EDA做进一步限制。但如仔细研读可以发现:
1、美商务部本次只是提出限制计划,正式条例出台仍需时日。
2、条例生效后,仍有120天的缓冲期,期间内台积电等公司仍可给华为持续供货。
3、正文中并未提及EDA相关的具体落地措施,且EDA在去年已切断升级,现在海思在采用老版本EDA做产品设计,不受限制。
综合来看,美国此次限制计划留有了较多的斡旋空间,相关半导体厂商以及潜在的受贸易纠纷影响的终端厂商会在期限内大力游说美政府,两国政府部门也有紧急磋商的余地。
同时,美国对晶圆厂的限制更多是要求申请许可证,而台积电已经宣布在美国设厂,5nm产能2万片/月。这一举动亦被认为台积电在向美方示好,以期其大客户不受禁令影响。
“台积电亦早有准备,大概率会如芯片供货的临时许可证一样,不断延长晶圆厂供货许可证。我们依旧认为美方不至于立刻切断海思供应链。”方竞认为。
外交部:搞“脱钩”和切割没有出路
2020年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图片来源 /外交部网站
赵立坚表示,我们多次说过,包括贸易、投资在内的中美两国经贸关系本质是互惠共赢的,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搞“脱钩”和切割没有出路。我们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正确看待中美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多做有利于增进中美互信与合作的事。
当地时间14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我们完全切断与中国的关系,每年可以省下5000亿。”
赵立坚对此表示,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当前中美双方应该继续加强抗疫合作,尽快战胜疫情、救治病人、恢复经济和生产,但这也需要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而此前,今年4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也表示,对于美方的这种科技霸凌主义,中国政府绝不会坐视不理。
值得注意的是,5月15日当晚,人民日报社旗下媒体《环球时报》发文称,有接近中国政府的消息人士透露,如美方最终实施制裁计划,中方将予以强力反击,维护自身合法正当权益。
《环球时报》还了解到,中方可能使用的具体反制选项包括以下几项:将美有关企业纳入中方“不可靠实体清单”,依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对高通、思科、苹果等美企进行限制或调查,暂停采购波音公司飞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