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脑汇南京店 连红包来历都不知道,还好意思玩红包? |
珠江路在线
2015年12月15日
【
】 编辑:
浏览次数:
|
|
小时候过年最高兴的事儿就是等着长辈给我们分红包,让我们买点学习用品。但往往前脚红包刚入手,还没捂热乎呢身后就传来幽幽的一句:
“乖,把红包给我,妈妈帮你把钱存起来”。然后,我们就也再没能见到当年失联的那些红包。
都怪自己那时too young ,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拒绝。直到我发现压岁钱原来根本就不能上交给妈妈!因为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传说。传说里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它总想出来害人,用自己的白爪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几下,然后聪明的孩子就变傻了。
后来有一个大户人家,夫妇俩老年得子,金贵的不得了(你懂得)。他们怕“祟”来害他们的宝贝儿子,就拿铜钱同孩子玩(会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铜钱用红纸包起来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
当“祟”半夜来袭时,刚靠近床头就被红纸包着的铜钱给吓退了,这便是压祟(岁)钱的由来。所以妈妈你明白了吧——压岁钱是保平安的!!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实际上还有这么一个说法。
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那时候的红包压岁钱叫厌胜钱,但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而真正用钱做红包是从唐朝开始的(不愧是最有钱的历史上最有钱的朝代之一)。唐代正月初一为元旦,是宫内相互祝贺的日子。据秘籍。。不。。据史料《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廷嫔妃,每于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至五人掷钱为戏。”
宋元以后,春日散钱的风俗慢慢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民国时,给红包的习俗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给晚辈,其寓义为“长命百岁”。当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期望着后代连连高升。
而到了现在,微信红包的横空出世,已经把抢红包已经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游戏。但你真的觉得抢几分钱的红包有意思吗?
12月12日、26日、1月1日、2日、3日凡在百脑汇南京店购买笔记本满2999元可参加抽红包!百元现金红包等你带走哦!
对啦!记得这次别再让妈妈骗走了哟~
更多精彩活动详情,请登录百脑汇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关注了解吧!
百脑汇官方网站:http://nanjing.buynow.com.cn
百脑汇官方微信公众账号:njbuynow
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buynownj
新闻垂询请联系
百脑汇南京店媒体公关 洪妍
公司电话:025-68586637
Email:hongyannj@buyno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