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米入股美的:一场价值12亿的“三国杀” |
2014年12月30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董明珠,小米,雷军 |
原 题目:一场价格12亿的“三国杀”
自称“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的雷军,还是在交到朋友的同时也给自己树了“敌” 。他的朋友来自美的 集团,然而他的新“敌人”名叫董明珠 。2014年12月14日晚,美的 集团终于用一纸布告坐实了与小米中间流传多日的合作 传闻 。这一 信息也令和美的同城的格力电器处境 奥妙,再外加董明珠和雷军 驰名的十亿赌局 。这三家各有特色的公司,组成了一个新的“三国杀” 。
依照当日的布告,美的以每股23.01元价格向小米科技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元,小米将持有美的1.29%股份,并可提名一位核心高管为美的 集团董事 。布告称,双方将在智能家居、移动互联网领域进行多种模式合作,在智能系统平台、电商、物流和 策略投资等领域进行对接 。值得 留神的是,此次合作非排他性,双方赋予对方“ 等同条件下的优先、首选权”,这 象征着双方都 可以再拉 其余外援 。
此事的 意思或在于,这是海尔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的家电与互联网企业的又一分量级合作 。且与海尔阿里更 侧重渠道层面的合作不同,这一次合作或最后落实到智能家居的产品层面 。两者的 联合产生什么样的产品载体?外界都颇为好奇 。
在移动互联时代,家电上网已是大势所趋,上网之后的家电能干什么?不只把手机当遥控器,能不能实现语音操纵?能不能在线自主维修和 晋级?能不能自主学习、适 利用户的个性化需要?必须 抵赖,当前的智能家电离用户的等待还有很大 间隔,界面和交互性都需要改良 。当前市场对智能家电 反响平平,用户对空调节能和静音的关注远远超过智能化 。2014年美的给智能家居设定的 指标仅占销售收入的5%,但 盼望五年内这一比例能 普及到50% 。这也是美的引入小米做外援的缘由之一 。
生态链与主导权
美的和阿里、华为都有产品层面合作,这次联手小米为什么 取舍入股?“对小米来说12亿元不是一笔小钱,但钱不是最主要的, 要害在于双方 构建了互信关系, 将来美的也会考量投资小米, 穿插入股 。”美的 集团董事会秘书江鹏解释说 。据他 泄漏,当前美的商城和小米商城已经 彼此导入用户,下一步小米产品将进入美的专卖店,双方很快会推出合作新品 。江鹏告诉本刊:“美的 将来不会依赖天猫和京东,要 加强建设自己的官方商城,小米的线上营销十分 顺利,我们有众多资源和数据 可以共享 。小米在线上很强,美的线下有安得物流,双方 可以互补 。”
即便没有小米的介入,美的与格力这一对珠三角的家电巨头,也已 明枪暗箭多年 。在此背景下, 可以 设想董明珠的 反响 。布告公布前几个小时,格力 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中国企业 首脑年会上公开呛声,说美的因为 进犯格力专利被法院判赔200万,小米手机因专利问题在印度下架,刚推出的空气净化器也被日本企业 责备 抄袭 。董明珠说互联网被 适度神化了,“我向来认为互联网便是工具” 。小米董事长雷军此前曾与董明珠打赌,5年内营业额落后的一方输给对方10亿元,董明珠试图将公众对输赢的关注转移到专利上:“格力有14000项专利,你小米有多少?”
专利很主要,但专利不等于创新,不然就 无奈解释 性能机霸主诺基亚迅速 衰败,技术 大师索尼至今深陷亏损 窘境,反倒是小米仅用四年就成为 寰球第三大手机厂商 。工业时代,专利的多少决定了企业的话语权,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用户需要 超过了技术,开放平台取代了 关闭链条,这是美的 取舍小米背后的深意 。
美的为什么 取舍小米?美的在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品类上足够 壮大,在小家电多个品类上也稳居前三,但在IT领域不足积存,既无系统又无产品 。小米旗下有手机、电视、路由器,还有米粉众多的MIUI 。补上IT短板之后,美的将构建一个 遮蔽全品类的智能家居环境,而且和小米旗下的手环、插座等众多智能终端实现互通 。2014年3月,美的 宣告用三年 工夫投入150亿元推动智能家居,从空气、水、 养分和能源四个方向开发产品,并陆续推出了智能空 融洽整体厨房 。依照美的 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的规划,美的将从单个智能家电的互联开始 构建智能家居系统,逐渐将美的品牌之外的其它终端也 包容进来,小米是第一步 。
假如智能家电是一场战役,那么智能空调便是一个必须占据的制高点 。不可 否定,格力电器在当家产品空调方面积存 深沉,在产品技术、市场口碑、市场占有率方面也率先对手 。但其主要竞争对手也没有打瞌睡 。特殊是美的和海尔两个同样过了千亿门槛的同一量级对手 。
12月16日,美的 宣告加入谷歌旗下智能温控器Nest 发动的Thread联盟,Thread是一种基于IP地址的智能终端衔接 协定,和WiFi、蓝牙相比更安全、能耗更低 。不久前海尔方才公布了面向中央空调用户的星盒,这是一款和Nest十分 类似的智能温控器,能通过手机APP远程操纵温度和湿度 。美的此次加入Thread联盟 象征深长,空调是美的当家产品,美的 将来很可能在智能温控领域有新动作 。借鉴小米的用户交互和网上定制,美的能以最小的成本试错, 快捷推出智能家居“爆款” 。
其实格力董明珠本 毋庸太过 冲动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晓得,蜀吴联手抗曹,在赤壁大败魏军,遂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 。但后来因利益 摩擦,蜀吴联盟破裂,才有水淹七军等后来的故事 。关于美的小米联盟而言,让别人的产品接入自己的平台,环绕智能家居布局生态链,这是小米和美的的一起思路 。用小米手机来操纵美的全线产品是最现成的路径,一旦美的接入小米平台,小米在一夜中间就可坐拥20亿部终端的智能家居环境,影响力远非手环、移动电源可比 。可美的不是创业型公司,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平台 策略甘心当配角, 将来美的系统与小米中间如何 均衡会是一大考验 。
家电企业拥抱互联网都面临“主导权”的问题,彩电企业 固然和视频网站合作,但系统都是自家开发,谁都不想为他人做嫁衣 。美的 担心大权旁落吗?“彩电和互联网的关系太密切了,现在众多视频都在网上,而内容是用户看电视的核心需要 。白电是 性能性产品,空调的核心 性能便是制冷制热,冰箱的核心 性能便是保鲜,这些没 步骤在互联网上得到满足 。”江鹏对这丝毫很有 信念,“白电的核心 性能是不可 代替的,竞争力始终 主宰在我们自己手里 。”
众多企业做智能家居是为了竞争,别人做了我不能不做 。各家有自己的平台和系统,不同品牌产品中间 无奈互通,用户要想体验智能家居必须换全套 。 固然美的和海尔都说对外开放系统, 可以用智能模块做到不换机 晋级,但实际上很难落地 。国外有苹果这样强势的平台解决互联互通,现在阿里云、百度云、京东云都想学苹果模式,让硬件厂商面临 取舍 妨碍 。董明珠 固然 反响过激,家电圈对小米确实也没什么好感 。同样的平台假如换美的来做,会不会 承受度更高?这要看美的 是不是在自家产品上先做 驰名堂 。
分道扬镳的“三驾马车”
互联网对家电业的 意思何在?至此时,海尔、美的和格力,白电“三驾马车”给出了不同答案,到了 可以做阶段性总结的时刻 。董明珠认为互联网是渠道和工具, 保持技术至上;美的和海尔则 盼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转型做平台,引入外援一起把生态链做大 。但具体做法亦有区别,美的与小米的联手不同,海尔和阿里则更 加强调开放平台的理念 。两者的合作虽更多 波及渠道和服务,不 波及产品,但海尔又走入了 革新组织架构这个经典难题,尝试从大公司转向小微 集中体 。
2014年,美的 集团业绩将超过1400亿元,格力紧随其后,海尔 集团规模已 逼近2000亿元 。不过现在大家对数字和规模的宣传远没有过去高调,现在规模不再是竞争力的象征,创新才是第一驱动力 。美的和海尔都 盼望借助外界资源来 晋升企业的创新 威力,在跨界 交融的时代,家电和消费电子 原来就没有 界线, 将来全部终端都是云技术下的智能终端 。从彩电、净化器到自行车、汽车,互联网公司 几乎无孔不入,家电必须 积极应变 。
“现在是美的历史上最好的 时代,我们做智能家居不是为眼前,而是着眼于三到五年之后的市场 。”美的 集团董事会秘书江鹏说 。2014年10月,美的 集团公布2014年度业绩 预报,2014年全年盈利在100亿到110亿元中间,同比增进37%到57% 。传统家电市场已经接近饱和,2014年大 部分增量来自消费 晋级,智能家居将协助白电行业 接续 晋升盈利 威力 。从美的近期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收入增幅超过销售量增幅、利润增幅超过收入增幅的趋向已经十 清晰显 。“历史上最强”的美的和小米会 怎么定义互联网时代的家电玩法?其答案不只影响到格力,亦对整个家电行业都有启示 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