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标准之主干布线子系统


  本文标签:综合布线 标准 主干布线子系统

主干综合布线的功能是在电信室、设备室、主终接间和入口设备之间提供相互连接  。主干布线由主干缆、中间交叉连接和主交叉连接、机械终接及主干交叉连接使用的软线或跳线组成  。主干布线还包括建筑物之间的线缆敷设  。主干布线应当可以为建筑物用户服务一个或多个计划周期,每个计划周期为3-10年  。在每个计划周期申,在不安装附加线缆的情况下,应当可以适应网络服务需求的发展和变化  。计划周期的长短应以用户机构的稳定性和发展为基础  。

1.拓扑结构

(1)星型

主干布线采用普通分层星型拓扑,电信室里每条水平交叉连接直接连接到主交叉连接,或者先连接到中间交叉连接,再连接至主交叉连接  。主干布线中没有多于两个层次的交叉连接  。从水平交叉连接开始,只有一个交叉连接到达主交叉连接  。因此,任何两个水平交叉连接之间的连接将通过至多3个交叉连接设备  。主干布线交叉连接被定位于电信室、设各室或入口设备等位置  。接头和分路器不能作为主干布线的一部分  。

星型拓扑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  。至多两级的交叉连接可以限制无源系统信号变坏,并简化布线系统移动、添加和变化时的操作  。当然,该限制不适用于具有大量建筑物或广大地理区域的园区,如大学、工业园和住宅小区等  。

(2)非星型拓扑

通过使用合适的内部连接、电子装置或适配器,拓扑结构也可以适应非星型配置,比如环型、树型或网状  。

2.传输距离

(1)建筑物内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最大可支持的距离取决于网络传输速率和传输介质类型  。主干布线最大传输距离为主干通路总长度,包括主干布线、软线和设备电缆  。

(2)入口设备的主交叉连接

在主干布线总距离计算中,可以包括入口设备和主交叉连接之间的距离  。介质的长度和介质类型(包括铜缆线规)应予以记录  。

(3)交叉连接

在主交叉连接中,跳线和软线长度应不超过20m  。

(4)电信设备的电缆布线

直接连接到主交叉连接或叫间交叉连接的电信设备可用30m以下的线缆连接  。

3.线缆选择

由于所使用的主干布线的服务和现场范围广,因此可确认一个以上的传输介质  。本标准规定了主干布线中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的传输介质,确认的介质有:

●100欧姆双绞线(ANSI/TLA/TLA-568-B-2)

●62.5/125μm或50/125μm多模光缆(ANSI/TLA/TLA-568-B.3)

●单模光缆(ANSI/TLA/TLA-568-B.3)

本标准规定的主干布线适用于不同用户的广泛要求  。可以根据网络应用和数据传输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主干布线线缆  。选择线缆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对各种服务支持的灵活性

●主干布线所需的有效寿命

●网络规模和用户人数

由于商业建筑物对电信服务的需求随时间和用户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未来使用主干布线的计划也就具有了较高的不确定性  。然而无论如何,通常都将相似的服务归为几类,如声音、显示终端、局域网(LAN)和其他连接,并且对每一类所需的数量进行规划  。在将来服务要求还未规定的情况下,在评价不同的主干布线方案时,应使用最坏情况,网络应用的不确定性越高,主干布线系统的灵活性也应当越高  。

当单一的线缆类型不能满足所有需求时,就应当在主干布线中使用一个以上的传输介质,如同时使用双绞线、多模光缆或单模光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