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半年手机行业总结:一个词“AI” |
珠江路在线
2024年7月12日
【
转载
】天龙八部sf源码网
|
本文标签:折叠屏,手机行业,华为 |
转 霎时,2024年已经走过了一半,回看国内前半年的手机行业, 产生了那些值得关注的大事?市场走向如何?有哪些新技术和概念?今日小编就带大家一同来看看 。
市场有回暖迹象
在 经历8年连续增进后,从2017年开始,国内手机市场开始走入下坡路, 只管在2021年和2023年都有小幅回暖的 景象,但出货量水平相较于颠覆 时代依旧有着很显而易见的差距,市场逐渐收缩,竞争 更加 强烈 。
工夫来到了2024年,市场再次浮现了回暖的迹象 。依据中国信通院公布的2024年5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 综合报告显示,2024年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032.9万部,同比增进16.5% 。
其中5G手机2553.1万部,同比增进26.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4.2% 。而把 工夫线拉长到2024年1-5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达到1.22亿部,同比增进13.3%,其中,5G手机1.02亿部,同比增进 20.3%,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3.9% 。
作为对照,2023年1-6月的总出货量为1.30亿部,而今年1-5月份已经达到了1.22亿部,6月份又正值年中大促, 只有 畸形 施展,再外加今年整体 情势显而易见优于上一年,出货量 超过上一年同期的2214.9万部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相比于上一年同期实现增进问题是不大的,市场再次浮现了回暖的迹象,全年出货量有望回归3亿部 。
就我个人的 视察来看,市场回暖的缘由可能有这样几个,首先是迎来了一个新的换机周期,再外加今年厂商十分的卷,有不少性价比很高以及越级的产品浮现,让前几年没有换机的消费者需求在今年得到了 定然的 开释 。
还有便是华为的强势归来,凭借着上一年的Mate 60系列到今年的Pura 70系列,华为的出货量已然从Others再次跻身国内市场的前五,给其它友商们来了点“华为”震撼, 开释了众多华为老消费者的需求,起到了 定然的提振出货量的作用 。
固然, 只管从当前的出货量来看,今年国内的手机市场有弱复苏的迹象,出货量对照上一年有望实现 定然的 晋升,有望重回3亿部,但 间隔高峰 时代依旧有着十分大的差距,市场整体需求依旧乏力,“内卷”依旧是当下的主旋律,生成式AI等新技术短 工夫内 无奈激活很大的市场需求 。
折叠屏依旧能打
作为手机中的一个“新物种”,折叠屏手机自诞生以来,向来吸引的诸多消费者的关注 。据IDC的报告,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进114.5%,并且自2019年以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已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100%,在整体手机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折叠屏这个细分品类却向来逆势上涨 。而在2024年,增进的势头依旧得到了 维持 。
依据IDC的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186万台,同比增进了83%,其中,华为稳第一, 占有高达44.1%,手握“半壁江山” 。
光荣位列第二,份额为26.7% 。vivo排在第三,份额为12.6% 。OPPO第四, 占有9.0%的市场份额 。三星排名第五,占领5.9%的市场份额,小米和联想则以0.9和0.8的份额位列六、七位 。
第二季度的数据临时还没出,我先大胆预测下,依旧会 维持不错的同比增进,华为和OPPO的份额可能会稍有下滑,vivo、 光荣以及联想则分别凭借vivo X Fold 3、 光荣Magic V Flip以及razr 50系列等新品赢取更多的份额, 指望最后 后果不要打我脸 。
而落实到具体产品层面,上半年的折叠屏新品其实并不算多,但 根本每款都很有看点,像华为的Pocket 2,连续其经典双环设计的同时,搭载了麒麟9000S 解决器,成为首款麒麟芯片的小折叠产品 。
vivo X Fold 3系列在兼具轻薄机身和旗舰性能,219g的分量刷新了内折机型的记录 。努比亚Flip 固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2999元起报价再次刷新了折叠屏手机的底价 。
光荣Magic V Flip作为 光荣的首款竖向折叠产品,大外屏、轻薄机身、高颜值都有 调度,还成为了继华为之后第二家 占有内折、外折、竖折产品的品牌 。迪丽热巴同款moto razr 50系列,全系都有大外屏 。
下半年同样精彩,三星的Galaxy Z Flip和Z Fold新品、 光荣的Magic V3和Magic Vs3、小米的MIX Fold系列和传说中的小折叠、OPPO的Find N系列、华为的Mate X6...... 能够 预感的是,下半年国内的折叠屏手机市场竞争依旧会十分的 强烈,无论是设计、配置和价格都有望给消费者带来新的惊喜 。
固然,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连年逆势增进 确切很有看点,不过其出货量也仅占整体的1-2%,关于整体市场的影响很小,并且 固然已经从少数人的尝鲜走向了 部分人的常用 。
但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折叠屏这种崭新的 状态在短 工夫内依旧是 无奈 代替直板产品的,其市场成长空间还有,但 比较有限 。
初期的体量基数很小,增速会很快,而当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与饱和,其增速就会有所放缓,但作为高端产品线的重要构成 部分,没有厂商会轻易抛弃这片市场,所以 将来 确定会更加的卷 。
AI手机元年开启
上一年的时候,“AI PC”的概念成为了PC行业绕过去一个 要害词,2023年也被称为AI PC元年 。而到了2024年,“AI手机”的概念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 视线当中 。
作为AI技术出众的载体,PC和手机在 利用场景上会稍有不同,AI PC强调的是生产力的 晋升,而AI手机更多的 侧重日常 使用和娱乐 。
AI技术在手机中的 利用已经有着很长期了,AI语音帮手、AI影像、AI音视频降噪等等,而随着ChatGPT的大火,大模型和生成式AI开始在手机端实现落地,它极大地拓展了AI技术在手机上 利用领域,AI手机的概念也随之而来,2024年被也称为AI手机的元年 。
2023年下半年至今,AIGC和大模型席卷手机行业,三星、vivo、OPPO、 光荣、华为、小米、魅族等手机厂商纷纷将大模型 威力 利用在手机产品上,在旗舰产品的介绍上必定少不了AI技术和 性能 。
其中我感觉OPPO应该是其中最为 踊跃的一个,1月份公布的OPPO Find X7系列便集成了先进的AI技术, 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创新 性能,包括AIGC 肃清 性能、AI通话摘要 性能、AI超清合影 性能、崭新小布帮手以及AI智能文章摘要 性能 。
今年春晚开播前 举办了惟独30秒的“ OPPO AI时代公布会”, 宣告OPPO正式进入AI手机时代,推送的ColorOS AI 新春版重点加码了AI方面的体验 。
而在2月20号,OPPO更是召开了AI 策略公布会,不只联合联发科、IDC等公司机构公布了行业首个《AI手机白皮书》,也重点介绍了它们对当下这个“AI手机”概念的 了解和定义,依照OPPO的说法,AI手机要具备如下四个 特色,首先要 能够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以满足AI时代下生成式 AI的计算需求 。
同时,AI手机要能敏锐地感知 实在世界,了解消费者与环境的复杂信息 。AI手机还需求 占有 壮大的自学习 威力 。此外,AI手机还将具备更 充分的创作 威力,为消费者提供 延续的灵感与 常识 支撑 。
依照我的 了解,前两点重要是关于硬件层面的,底层芯片由联发科天玑9300系列、高通骁龙8 Gen3等芯片提供充足的算力来满足AI计算,并且手机能通过摄像头、麦克风以及各种传感器感知外部的环境和物体,更好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
后两点则是软件系统层面,系统接入大模型,同时内嵌的智能体的 威力不该是 至死不变的,而是 占有不 辍学习的 威力,通过自主学习变得越来越聪慧, 能够更好的 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 支撑, 而后便是 能够通过软件以及各种 利用,实现AIGC 肃清 性能、AI翻译、AI文本摘要等创作 性能 。
容易总结下来便是底层芯片、 设施硬件、系统OS、软件 利用协同推动 。
固然当前各大厂商和行业内并对“AI手机”的概念达成一个十 清楚确的共识,但 无论是提前布局的各大安卓厂商,还是姗姗来迟的苹果, 方向 根本上都是 统一的 。
另外,业界的 广泛共识是手机大模型将走向云端+终端的混合架构,在终端当地运行势在必行,相比于云端,端侧不会受制于网络延迟的影响,并且消费者信息和 隐衷安全得到了更好的 掩护 。
AI技术正在给各大手机厂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它的逐渐落地,消费者将会 亲自体验到端侧AIGC所带来的崭新体验 。
不过, 固然我个人对这项技术的落地十分的等待和看好,但短期内应该还是处在一种尝试和探究的阶段,并且 有关的 性能 根本都在高端以及旗舰级产品上才有,并非多数消费者都能体验到,所以AI手机能走多远还需求更多 工夫和场景去验证 。
另外,关于消费者来说,手机上 利用了哪些AI技术,搭载了什么大模型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在日常的 使用中体现出来,带来与之前不一样的体验才是 要害,毕竟任何技术落实到实际体验上才是故 意思的 。
捅破天逐渐 遍及
2022年9月份,华为在Mate 50系列上带来了“捅破天”的技术,成为 寰球首款 支撑北斗卫星 信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的状况下,依旧 能够向外界发送畅连 信息,甚至通过多条位 相信息生成轨迹地图,在紧急状况下解救消费者 。
北斗卫星 信息的首次民用, 充足彰显了中国自主科技实力的 壮大 。在当时,这项“捅破天”的首发技术,引起了行业内以及消费者的关注和 探讨 。
之后的P60系列、Mate 60系列以及P70系列均 支撑卫星通讯 性能,并且 性能 更加 丰盛和 壮大,双向北斗卫星 信息、卫星通话、双卫星通讯...都在手机 设施上得以实现 。
而来到了2024年,这项捅破天的技术终于不再是华为专属,开始逐渐走向了 遍及 。 光荣的Magic6系列 支撑了 光荣鸿燕通讯,实现了手机直连卫星服务,通过衔接天通卫星,它 支撑实时语音、双向短信 性能 。OPPO Find X7 Ultra卫星通讯版则 支撑听筒/免提双模双向卫星通话手机,拨打卫星电话、发送卫星信息 。
vivo X100 Ultra(卫星通讯版) 支撑双向卫星通讯,采纳了天通卫星的 方案, 支撑卫星通话、卫星短信 。小米14 Ultra同样采纳了天通卫星通讯, 能够可拨打和接听卫星电话、 接纳和发送卫星 信息 。
还有中兴Axon 60 Ultra 支撑中兴鸿宇卫星通讯技术, 支撑直连天通卫星,可实时语音卫星通话、双向卫星短信、可 自由编辑 信息内容、自研卫星天线波束可控技术 。
从 性能上来看,各大厂商的都差不太多,实现了双向的卫星 信息和卫星通话,用的 根本也都是天通卫星 。
不过相比于华为的旗舰系列得 根本标配,其它厂商当前重要还是最顶级的型号或者是顶级型号的某个版本才有, 遍及度 确切是 不迭华为这边,固然我感觉这样也没啥问题,毕竟不是全部人都需求这个 性能,分为有和没有的版本 能够让消费者有着更灵便的 取舍空间 。
有些小 搭档可能会说,卫星通讯 性能 确切很 壮大,但关于多数一般消费者来说, 使用到的概率十分的小 。事实 确切如此,但由于一些 事件一旦用上,那就很可能解救消费者于危难中间,就像余总所说的那样:“ 终生用一次,一次续 终生”,并且它是在一部一般的手机上实现的,而并不需求 性能单一的卫星电话 。
这个 性能可能平时 固然没用,但必要时 确切能 施展极为重要的作用,不是 精益求精,而是雪中送炭,目测后续应该会有更多高端旗舰产品会 支撑卫星通讯,甚至可能会逐渐下放到定位更低一些的产品上 。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2024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再次浮现了回暖的迹象,估计对照上一年 能够实现约10%甚至更高的 晋升,全年出货量有望重回3亿大关,但市场整体需求依旧乏力,“内卷”依旧是当下的主旋律 。
作为细分市场的折叠屏依旧有着不错的 体现,不过其出货量也仅占整体的1-2%,关于整体市场的影响很小,并且初期的体量基数很小,增速 确切很可观,但当前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与饱和,今年整体的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 。
而今年,步入了AI手机元年, 只管当前各大厂商和行业内并对“AI手机”概念达成一个十 清楚确的共识,但 无论是提前布局的各大安卓厂商,还是姗姗来迟的苹果, 根本都在朝着底层芯片、 设施硬件、系统OS、软件 利用协同推动的方向在走,大模型和AIGC在手机 设施开始逐渐落地,越来越多消费者将 感想到AI技术带来的体验 晋级 。
最后是“捅破天”的技术,在今年将不再是华为专属,更多的厂商开始在手机上搭载卫星通讯 性能,让有需求的消费者的 取舍更加 丰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