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LED行业漫谈:OLED其实是个偏科的孩子 |
(2017-7-17)
|
显示器能显示各种 色彩,其实是利用了人眼的RGB感光系统 。 显示器并不能发出各种波长的光线,然而 可以发出红色、绿色、蓝色三种波长的光线,并准确操纵这三种光线的比例,屏幕上的全部 色彩都由这三种光依照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关于人眼来说,人眼正好 使用红色、绿色、蓝色三种感光传感器(视锥细胞)来解析光线,不同 色彩的光线激 发动这三个传感器的电流不同,大脑 接纳到电刺激后,将这些信息还原成 色彩 。 客观地说,由红光+绿光混合在一同产生的所谓“黄色”光线和单纯的波长为570nm的黄色光线是不同的,然而在人眼看来他们是一样的 。 视觉世界里最主要的属性是亮度和 色彩 。然而关于人造的显示 设施来说,由于 设施 本身的一些缺点,逼迫我们额外关注分辩率、响应 工夫、对照度、可视角度等太多跟 根本视觉无关的东西 。 (一) 与视觉无关的参数 第一,分辩率 OLED继承了LCD的TFT 构造,在分辩率方面并不存在制约因素, 感激液晶时代积存下来的 优质工艺,OLED站在LCD的肩膀上从一开始在分辩率方面就高起点,代表性的三星从Galaxy Note4和S6起就 使用2k屏,三星在 试验室已经将OLED的PPI 普及到了2000以上 。 至于早期OLED屏被人诟病的分辩率问题,是由于蓝光 材料寿命不过关,逼得三星不得不通过增大蓝光 材料面积,以减低单位面积发光强度来 蔓延蓝光寿命,也便是所谓的Pentile罗列,这种罗列下蓝色、红色像素点变少了,从而招致显示 动机比分辩率数据难看 。
![]()
第二,响应 工夫 OLED屏幕先天 存在响应 工夫快的优势,达到微秒级,1微秒=百万分之一秒,LCD不得不做到毫秒级的响应 工夫 。 固然跟Micro LED等无机自发光家族兄弟相比(纳秒级,微秒的千分之一)还是辣鸡,然而吊打LCD毫无压力 。 响应 工夫在手机 利用中影响不大,对下一代移动计算 核心VR的影响可是致命性的 。由于眩晕的问题,VR不得不 使用OLED 。 第三,对照度 OLED显示黑色的时候像素点 彻底不发光,所以 可以造成极其强烈的明暗对照 动机,从而达到极高的对照度,这点LCD输在起跑线 。 第四,可视角度 得益于自发光,OLED 彻底没有可视角度的问题, 惟独不从后面看,任何角度都是自信满满 。LCD这边 通过这么多年的改进,也算能牵强跟上OLED的 步调 。 (二) 回归视觉最 性质的问题:亮度和 色彩 亮度 光最要的属性是亮度,就跟盐是百味之首一样 。眼睛最早的雏形便是感光 。 亮度这个对我们直觉再 方便不过的属性,假如要参数化到显示面板上就不是那么方便 了解的了 。除非是科班出身,对 其余人来说,国内教材 波及光学的内容十分少,只介绍了反射、折射、衍射和 干涉,物理量也主要是介绍辐射度 有关的客观单位,对可见光 有关的光度单位介绍甚少,几个常用单位都没有介绍,今日一同学一下光强度、亮度(手机屏幕参数常用)、通量(投影仪参数常用)和照度 。 首先要清晰光度学里的物理量,包含光强度、 光洁度、光通量都是按人眼主观上对光的觉得来度量,即辐射光 可以被人眼所 感想到的那 部分有效当量,上篇已经说了,人眼对不同 色彩的光线敏感度不同,所以假如光源辐射功率一样,然而发出的光线 色彩不同,那么在人眼里的亮度也是不同, 比方一个光源发出波长500nm的光线,另一个光源发出555nm的光线,则在人眼看来前者惟独后者亮度的1/3 。
![]() |
![]() |
百度中 OLED行业漫谈:OLED其实是个偏科的孩子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OLED行业漫谈:OLED其实是个偏科的孩子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