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产手机长期陷“量多利薄”窘境:高端成出路 |
2012年12月27日
【
转载
】腾讯科技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国产手机 |
岁末,国产手机的 体现重新吸引了人们的 眼光 。依据赛诺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国内手机市场,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71.7%,尤其是联想、酷派、华为、中兴纷纷跻身前6名,显示出了强劲的实力 。
国产手机在销售量上的 快捷成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透过“ 繁华”的销售量业绩,国产手机只占领了国内市场不到10%的利润空间,长 工夫的低利润恐将为国产手机日后的危机埋下伏笔 。
国产手机为什么总是增量不增收?
众多终端厂商都在 报怨:“ 经营商总是把价格压得太低, 根本没有利润 。”但就在他们 自怨自艾的同时,却没有从 本身寻觅缘由 。
从国产手机的价格 可以看出,国产手机厂商还局限于过去以中低端市场为主攻的经营误区之中 。手机产品缺乏创新,局限于“来料加工, 仿造生产”的流水线生产经营理念,仍没有 开脱在产业链末端短暂赚取 廉价市场红利的特色 。
受制于创新 威力的缺乏和技术的匮乏,大多数国产手机厂商不得不寄 盼望于国内市场的 广大以及消费 构造的低端,过分 谋求低端市场,以量取胜 。
因为奉行“拿来主义”,模板、系统用的都是现成的,国产手机也 匆匆陷入了同质化竞争,手机 本身的价格 几乎已经降到最低点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日渐成熟,尤其是目前用户购买越来越理性,厂商急功近利的做法无疑是慢性 自残 。
那么,关于国产手机来说,从销售量上,已经赶超了苹果、诺基亚等洋品牌,而且逐步向三星 逼近,所以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如何将销售量转化成为现金 。
在低端 廉价的模式下,国内厂商 占有的利润空间十分 狭隘 。 因此,国内手机厂商纷纷开始向高端手市场进展,华为、中兴、联想、酷派四家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已经或开始 方案在高端市场全面布局 。
华为
今年年头,华为终端中国区 产生了一场“人事地震”:前中国区总裁杨晓忠调离中国区,两名副总裁一名退休、一名调离 。
2011年,华为在中国的手机销售量高速增进,市场占有率位列国产手机第一 。 因此,在这种 情势下撤换高层, 着实出乎全部人的 意料 。但《IT时报》认为,从之后华为 反复强调布局高端市场来看,兴许是华为高层对过去的中低端营销策略强烈不满,所以才不惜对治理层“大换血” 。
今年,除了公布了价格都在2499元以上的Ascend D1、Ascend P1系列外,华为还将 接续公布Ascend Mate、Ascend D2、Ascend P2等三款旗舰机型以及一款搭载最新WP8系统的W2 。
中兴
和华为的 经历 类似,中兴凭借B2B模式,在 经营商渠道中 打开销路,同样成为了2011年的“国产机王” 。但因为三大 经营商在3G市场的 适度竞争,终端集采价格被一再压低,招致中兴等 无奈跳出 廉价低端低利的怪圈 。
11月,中兴公布了nubia高端手机品牌,采纳独立的子品牌进行运作,与原有ZTE品牌进行有效区隔,并试图通过高端以及B2C、B2B2C的模式来谋取更多利润 。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兴推出nubia手机品牌, 可以 补偿中兴手机在低端市场的品牌价格缺乏,进而实现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社会渠道和 经营商渠道的有效区隔 。
联想
截至11月,国内手机市场的整体排名上,联想以15%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排名第二 。联想 集团副总裁曾国章认为,联想达到这样的 成就与渠道、营销及产品 快捷研发等密不可分 。
但谈及明年的业务规划时,曾国章 示意, 固然联想在2000元以下的手机市场有十分大的优势,但2013年联想会将更多的高端产品投入到开放市场,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手机产品布局,以 晋升联想的品牌价格 。
目前,联想手机已经 构成了S、A、P、K四个产品系列,从、设计、价格、渠道等方面满足不同细分消费人群需要 。
酷派
酷派是国内最早开始布局高端市场的手机厂商之一 。11月,酷派与中国电信联手推出了报价达4280元的大观HD 9960,高调 宣告“强化高端市场” 策略,其更是将 指标瞄准了苹果和三星 。
酷派副总裁苏峰 示意, 固然这两年酷派借着千元智能手机在一般消费人群当中声名鹊起,但向来 保持对高端智能手机的研发,每年都 保持推出数款高端手机 。
早在2G时代,酷派的智能手机价格至少在3000元以上,主要针对的消费人群是高端用户 。2008年,随着3G市场的开放,酷派才开始向低端蔓延 。
酷派 示意,公司的策略便是高端产品联合 经营商来推, 经营商也会给众多资源 。 经营商每年都会跟几个厂家合作推出高端机,酷派则是为数不多的国产品牌 。
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绝大 部分利润被苹果和三星占领,很大一 部分缘由是两者的品牌 策略运作 顺利以及对用户需要精确的把握 。
从这丝毫上看,魅族和小米的模式兴许值得 其余国产手机厂商去借鉴 。
从这丝毫上看,魅族和小米的模式兴许值得 其余国产手机厂商去借鉴 。
魅族董事长黄章 时常以“手机超级玩家”的 姿势,跟网友们 通宵 探讨技术问题 。当粉丝和网友提出疑难问题时,总能得到他的亲自解答,当有经销商不守规矩时,黄章会忘掉企业老板的身份,像愤青那样在论坛上 怒气冲天甚至爆粗 。
正是这些 活泼的嬉笑言骂,让魅族与粉丝实现了“无缝衔接”,而这些粉丝 偏偏是魅族日后进展手机业务的主要基石,这些“魅友”还统一了谐音昵称为“煤油” 。
而作为手机市场的后起之秀,小米已经成为国产手机“爆发户”的代表 。2012年,小米手机销售量超过600万台 。关于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的公司,这个数字无疑令人惊叹 。
小米手机销售量的 快捷增进得益于其对用户需要的精确把握 。小米在米聊论坛建了一个“荣誉开发组”,和一批跃度相当高的用户同步测试手机性能,做到发现问题,随时 批改 。
这样一来,小米很好地借助了外力,把复杂的测试环节很好地解决了, 依附资深的粉丝来协助完善系统 。
魅族与小米,都在产品中外加了“玩家”的烙印 。当有了一批狂热的粉丝后,双方又都在硬件配置上做文章,突出产品的高性价比,抓住了用户 盼望通过 绝对廉价的价格买到高 品质产品的心理需要,进而通过粉丝的 流传,打造自己的品牌价格 。
随着硬件配置和软件服务逐步走向成熟,高端智能手机创造的门槛已经大大减低 。 因此,做高端产品,需要调整的不在技术,更多的是品牌,而品牌需要积淀 。
关于急功近利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 是不是沉下心来,运作自己的品牌, 深刻了解用户的需要推出产品,将是一个极大的 挑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