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枚芯片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
(2016-4-25)
|
集成电路产业的特点是赢者通吃,像Intel这样的巨头,高峰 时代的利润 可以高达60% 。那么, 绝对应动不动几百、上千元的CPU,它的实际成本到底是多少呢? 芯片的硬件成本组成 芯片的成本包含芯片的硬件成本和芯片的设计成本 。 芯片硬件成本包含晶片成本+掩膜成本+测试成本+封装成本四 部分(像ARM 营垒的IC设计公司要 领取给ARM设计研发费以及每一片芯片的版税,但小编这里主要 形容自主CPU和Intel这样的巨头,将购买IP的成本省去),并且还要除去那些测试封装废片 。 用公式 抒发为:
对上述名称做一个 容易的解释,容易一般群众 了解,懂行的 可以跳过 。 从二氧化硅到市场上 销售的芯片,要 通过制取工业硅、制取电子硅、再进行切割打磨制取晶圆 。晶圆是创造芯片的原 材料,晶片成本 可以 了解为每一片芯片所用的 材料(硅片)的成本 。一般状况下,特殊是产量足够大,并且 占有自主 常识产权,以亿为单位量产来计算的话,晶片成本占比最高 。不过也有例外,在接下来的封装成本中介绍奇葩的例子 。 封装是将基片、内核、散热片 重叠在一同,就 构成了大家日常见到的CPU,封装成本便是这个过程所需求的资金 。在产量 硕大的一般状况下,封装成本一般占硬件成本的5%-25%左右,不过IBM的有些芯片封装成本占总成本一半左右,听说最高的曾达到过70%...... 测试 可以 甄别出每一颗 解决器的 要害 特点, 比方最高频率、功耗、发热量等,并决定 解决器的等级, 比方将一堆芯片分门别类为:I5 4460、I5 4590、I5 4690、I5 4690K等,之后Intel就 可以依据不同的等级,开出不同的报价 。不过,假如芯片产量足够大的话,测试成本 可以 忽略不计 。 掩膜成本便是采纳不同的制程工艺所需求的成本,像40/28nm的工艺已经十分成熟,成本也低——40nm低功耗工艺的掩膜成本为200万美元;28nm SOI工艺为400万美元;28nm HKMG成本为600万美元 。 (光刻机掩膜台曝光) 不过,在先进的制程工艺问世之初, 消费则颇为不菲——在2014年刚浮现14nm制程时,其掩膜成本为3亿美元(随着 工夫的推移和台积电、三星 主宰14/16nm制程,现在的价格应该不会这么贵);而Intel正在研发的10nm制程 。依据Intel官方估算,掩膜成本至少需求10亿美元 。不过假如芯片以亿为单位量产的话(貌似苹果每年手机+平板的出货量上亿), 即便掩膜成本高达10亿美元, 摊派到每一片芯片上,其成本也就10美元 。而这从另一方面折射出为什么像苹果这样的巨头采纳台积电、三星最先进,也是最贵的制程工艺,依然能赚大钱,这便是为什么IC设计 存在赢者通吃的 特点 。 像代工厂要进行的光刻、蚀刻、离子注入、金属沉积、金属层、互连、晶圆测试与切割、核心封装、等级测试等步骤需求的成本,以及光刻机、刻蚀机、减薄机、划片机、装片机、引线键合机、倒装机等创造 设施折旧成本都被算进测试成本、封装成本、掩膜成本中,就没有必要另行计算了 。 (晶圆) 晶片的成本 因为在将晶圆加工、切割成晶片的时候,并不是能 保障100%利用率的, 因此存在一个成品率的问题,所以晶片的成本用公式 示意便是:
因为晶圆是圆形的,而晶片是矩形的,必定招致一些边角料会被
浪费掉,所以每个晶圆
可以切割出的晶片数就不能
容易的用晶圆的面积除以晶片的面积,而是要采纳以下公式:
晶片的成品率和工艺复杂度、单位面积的缺点数息息 有关,晶片的成品率用公司 抒发为:
A是工艺复杂度, 比方某采纳40nm低功耗工艺的自主CPU-X的复杂度为2~3中间; B是单位面积的缺点数,采纳40nm制程的自主CPU-X的单位面积的缺点数值为0.4~0.6中间 。 假如自主CPU-X的长约为15.8mm,宽约为12.8mm,(长宽比为37:30,操纵一个四核芯片的长宽比在这个比例可不容易)面积约为200平方毫米(为容易计算把零头去掉了) 。一个12寸的晶圆有7万平方毫米左右,于是一个晶圆 可以放299个自主CPU-X,晶片成品率的公式中,将a=3,b=0.5带入进行计算,晶片成品率为49%,也便是说一个12寸晶圆 可以搞出146个好芯片,而一片十二寸晶圆的价格为4000美元, 摊派到每一片晶片上,成本为28美元 。 芯片硬件成本计算 封装和测试的成本这个没有具体的公式,只不过测试的价格 大体和针脚数的二次方成正比,封装的成本 大体和针脚乘功耗的三次方成正比......假如CPU-X采纳40nm低功耗工艺的自主芯片,其测试成本约为2美元,封装成本约为6美元 。 (芯片的封装 模式,以上两图都较为古老了) 因40nm低功耗工艺掩膜成本为200万美元,假如该自主CPU-X的销售量达到10万片,则掩膜成本为20美元,将测试成本=2美元,封装成本=6美元,晶片成本=28美元代入公式,则芯片硬件成本=(20+2+6)/0.49+28=85美元
假如自主CPU-Y采纳28nm SOI工艺,芯片面积估算为140平方毫米,则 可以切割出495个CPU,因为28nm和40nm工艺一样,都属于十分成熟的技术,切割成本的影响 微不足道, 因此晶圆价格 可以依然以4000万美元计算,晶片成品率同样以49%的来计算,一个12寸晶圆 可以切割出242片晶片,每一片晶片的成本为16美元 。 假如自主CPU-X产量为10万,则掩膜成本为40美元,依照封装测试约占芯片总成本的20%、晶片成品率为49%来计算,芯片的硬件成本为122美元 。 假如该自主芯片产量为100万,则掩膜成本为4美元,依照封装测试约占芯片总成本的20%来,最后良品率为49%计算,芯片的硬件成本为30美元 。 假如该自主芯片产量为1000万,则掩膜成本为0.4美元,照封装测试约占芯片总成本的20%来,最后良品率为49%计算,芯片的硬件成本21美元 。 明显,在 雷同的产量下, 使用更先进的制程工艺会使芯片硬件成本有所添加,但 惟独产量足够大,原本高昂的成本就 可以被 硕大的数量平摊,芯片的成本就 可以大幅减低 。 芯片的定价 硬件成本 比较好明确,但设计成本就 比较复杂了 。这当中既包含工程师的薪水、EDA等开发工具的费用、 设施费用、场地费用等等......另外,还有一大块是IP费用——假如是自主CPU到还好(某自主微 构造 可以做的不含第三方IP),假如是ARM 营垒IC设计公司,需求大量外购IP,这些IP价格高昂, 因此不太好将国内外各家IC设计公司在设计上的成本具体统一量化 。 按国际通用的低盈利芯片设计公司的定价策略8:20定价法,也便是硬件成本为8的状况下,定价为20,自主CPU-X在产量为10万片的状况下报价为212美元 。别感觉这个定价高,其实已经很低了,Intel一般定价策略为8:35,AMD历史上曾达到过8:50......
由此可见,要减低CPU的成本/报价,产量至关主要,而这也是Intel、苹果能采纳 绝对而高昂的制程工艺,又能 夺取超额利润的 要害 。 |
![]() |
百度中 一枚芯片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一枚芯片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