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智能管理 高效办公 英特尔开启简捷办公新模式 |
珠江路在线
2015年6月26日
【
厂商
】 编辑:
james
浏览次数:
|
|
——英特尔&通软新一代终端智能管理高峰论坛于南京起航
2015年6月25日, 南京——以“智能管理 高效办公”为主题的英特尔&通软*新一代终端智能管理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 在此次南京站高峰论坛中, 英特尔携手智能IT管理生态链合作伙伴通软公司与各行业专家、IT经理、渠道客户等, 共同就在“互联网+”不断加速向传统行业渗透的今天, 英特尔博锐™技术平台如何帮助企业IT实现更加智能、灵活的管理, 满足企业及员工对移动性和工作环境的多元化需求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日益融合, 现代企业的IT运维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企业利润的来源也越来越依赖于IT基础设施的高效配置以及整体运维管理水平。 因此, 如何配置适合企业的IT基础设施, 提高企业IT运维管理效率, 使IT能真正支撑并促进企业业务的长足发展, 是目前许多企业亟待突破的难题。
对企业IT客户端管理方案的目标来说, 是既可以保障单位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 员工的高效工作, 同时又可以将企业的IT人员从低效繁杂的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 尽管目前传统的客户端管理方案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 如在广度上, IT可以借助它们实施各种管理性的操作, 然而在深度上, 却依然存在着不足, 比如, 传统客户端管理方案只能管理到操作系统层面, 一旦系统出现故障, 所有的管理手段将随之失效。 而英特尔的博锐™技术则可将这一技术难题轻松化解, 并重新定义了客户端的管理方式。
英特尔博锐™技术作为商用平台, 至今年初已升级到了第五代智能酷睿™博锐™处理器家族。 第五代智能酷睿™博锐™处理器家族, 以管理作为其核心要素, 尤其是主动管理技术, 为企业开启了智能管理的大门。 和普通的纯软件管理方案不同, 博锐™是一种硬件底层的技术, 可以不依赖操作系统, 只要有网络和电源, 即使在关机时企业IT也可以利用博锐™技术, 实现远程诊断, 远程开关机、远程资产管理等, 这是纯软件解决方案所无法实现的。 此外, 第五代智能酷睿™博锐™处理器家族在功能设计上更加贴近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际需求, 强调商用电脑的更高效、更灵活、更易管理和更易于协作等特性。
第五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博锐™处理器还新增了英特尔无线解决方案, 使得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可能, 为员工创造更加简捷的办公环境, 让工作的体验更加卓越:
英特尔® 企业无线显示技术(Intel® Pro WiDi Technology)& Unite使得每一间演示会议室都变成一个无线空间。 在给用户提供增强的可用性的同时, 演示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控制且更好地协同工作。
英特尔® 无线扩展坞(Intel® Wireless Docking)使得用户在走到办公桌的那一刻网络已连接就绪并做好工作准备。 这种安全、可管理并且可摆脱线缆羁绊的技术基于英特尔® 无线千兆位技术。 此外, 得益于英特尔®无线千兆的无网络线科技, 使得计算机系统可自动连接电脑显示屏、键盘、鼠标、以及USB接口, 可淘汰传统的机械连接方式3。
同时, 英特尔博锐™平台也是软硬件结合的技术。 客户想要实施英特尔博锐™技术平台, 除了需配置必备的硬件平台外, 还需要匹配的支持软件, 更需要有IT集中管理的策略, 才能将博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作为PC产业上游的英特尔深谙成熟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从博锐™技术问世以来, 就积极建立成熟的博锐™生态系统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蓬勃发展。 英特尔最重要的博锐™生态系统中的合作伙伴之一, 通软公司从2006年就开始与英特尔合作, 开发基于英特尔博锐™技术的计算机远程维护管理系统, 并率先在解决方案中增加了对英特尔主动管理技术的支持, 为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用户创造出更加丰富、更多样化的商业价值。
英特尔中国商用客户端产品经理陈乐良表示:“英特尔用前瞻性的办公理念和不断创新的商用技术及产品, 帮助企业不断实现商业价值, 促进企业业务模式升级, 同时为员工创造更加高效、灵活的办公模式, 使企业能轻松迈出向互联网+融合的第一步。 ”
关于英特尔
英特尔(纳斯达克:INTC)是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 英特尔设计和构建关键技术, 为全球的计算设备奠定基础。 了解有关英特尔的更多信息, 请访问:www.intel.com/cn新闻发布室及http://blogs.intel.com/china。
1,英特尔酷睿i5-5300U处理器与2010年PC所采用的英特尔酷睿i5-520UM处理器相比较。 办公生产效率提高高达2.5倍:基于SYSmark*2014版本, 观看电影来测试电池续航时间, 唤醒测试是从休眠状态。 3DMark*IceStorm Unlimited场景1.2版本, 使用Cyberlink* MediaEspresso测试视频转换性能。 性能测试中所使用的软件以及工作负载有可能仅在英特尔平台上进行过优化。
2,2010年, 基于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与基于酷睿M-5Y70处理器的参考平台相比较。
3,英特尔技术可能需要启用软件、专业软件或服务去激活。 不同的性能取决于系统配置。 没有任何电脑可以百分百的保证安全。 请与你的系统制造商或者零售商联系, 或登录www.intel.com了解更多信息。
如有疑问, 敬请联系:
奥美公共关系国际集团 北京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田娜 女士/王允 女士 徐扬 先生
电话:010-85206917/6441 010-57516155
13651218550/13810027512
电子邮件:Monica.tian@ogilvy.com / bas.xu@intel.com
Abby.wang@ogilv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