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者之路!酷睿处理器发展历程全回顾 |
2013年4月3日
【
转载
】泡泡网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酷睿 处理器 发展历程 |
成败皆22纳米?IvyBridge并无惊喜

时光茬苒,2012年IvyBridge如约而至 。 晋级到22纳米的制程,革命性的3D晶体管技术,让人们对第三代智能酷睿 解决器 充斥了期待 。本 认为风冷5GHz将会是 粗茶淡饭,本 认为满载60度不再是白日做梦, 事实却一般不如 事实 美观 。


革命性的3D晶体管技术
作为PC产业的领导者,微 解决器是Intel的最核心产品 。而在 解决器更新方面,Intel遵照着Tick & Tock的策略:Tick年更新制造工艺,Tock年更新微架构 。而今年正是工艺改造年, 因此相比上代2000系列酷睿 解决器,3000系列最主要的转变便是工艺,核心架构则进行微调而非大幅更改 。第三代Intel智能酷睿 解决器的核心架构名称为IvyBridge,从名字来看,就 可以看出其与上代架构 SandyBridge的渊源了 。

这一次IvyBridge依旧采纳最高四核心的物理架构, 解决器内部包括了图形核心、内存操纵器、图形通道操纵器和输入输出总线操纵器 。这一代酷睿 解决器内部晶体管数量最高达到14亿,比SandyBridge多了30%以上 。其中图形核心是作出 比较大转变的 部分:将会采纳包括16个单元的 HD4000GPU,并新增DitectX 11 支撑、多屏显示、更 快捷的转码单元等等新 特点 。而这次的Intel第三代智能酷睿 解决器家族依旧包括Core i7/i5/i3三大系列,不过首发将仅包括以四核心 解决器为主的Core i7/i5系列产品 。最高端型号为Core i7 3770K,默许频率为3.5GHz,最高睿频频率为3.9GHz, 占有四核心八线程、三级缓存大小8MB,热设计功耗为77W,报价为313美元,将会取代Core i7 2600K/2700K 。而这一次的产品命名依旧连续上代 规定:前缀为Core i7/i5,(i3未在首发产品列表中)后边四位数字中第一位为3,代表第三代智能酷睿 解决器,后边三位数字按照性能强弱编为不同大小的数字, 标准版未有任何后缀,而K字代表不锁倍频、S为节能版本、T为超低功耗版本 。
然而,让人不太能 了解的事实是:IvyBridge的温度、功耗、超频 体现都不如 设想中的好,甚至 有关于上代产品来说 晋升甚微 。官方并没有给出解答,而发烧友和媒体 广泛推测:新晶体管工艺是全部 所有的罪魁祸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