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与容量一样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大容量硬盘是越来越便宜了,而500GB硬盘亦开始跌破700元大关,相信到今年6月份左右就能买到5xx元的500GB硬盘。但在容量解决后,硬盘读写性能的问题却浮现在消费者眼前,日益增大的文件体积让人们在传输数据时需要漫长的等待。

支持NCQ的硬盘越来越多
由于硬盘上存储着所有的数据,因此硬盘的读写能力直接影响着系统性能的整体发挥,因此我们拥有更好读写能性能的大容量硬盘。硬盘厂商亦在第一个硬盘诞生后不断研发提高硬盘读写性能的技术,更高的转速、更大的硬盘缓存等有利于提高读写性能的技术不断应用在硬盘上。
NCQ并没有增加硬盘的售价
而在众多技术中,NCQ“全速命令队列(Native Command Queuing,NCQ)”最为令人兴奋,那NCQ又是什么呢?它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什么是NCQ
NCQ是“全速命令队列(Native CommandQueuing,NCQ)”的缩写。NCQ是是SATAⅡ规范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SATAⅡ规范中唯一与硬盘性能相关的技术。NCQ是一种为提高硬盘读写性能的接口/硬盘技术,它优化了硬盘内部读写的执行顺序从而提升硬盘性能和使用寿命。
硬盘读写特置的数据需要通过以下步骤:
1.寻找存储数据的目标磁碟(platter),访问该磁碟。
2. 寻找磁碟上存储数据的目标磁道(track),访问磁道。
3. 寻找磁道上存储数据的目标簇(cluster),访问簇。
4. 寻找簇上存书数据的目标扇区(sector),访问扇区。
5. 寻找目标数据,读取数据。

NCQ可以让磁头少走弯路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硬盘的操作都不是顺序读写,而是随机读写,甚至一个文件被分配在不同盘片上。因此不支持NCQ的硬盘,大量的数据读写需要反复重复上面的步骤,读写不同位置的数据时磁头需要更多的操作,导致效率的下降。
而支持NCQ技术的硬盘则按照访问的地址的距离进行了重排列,这种对硬盘机械动作的执行过程实施智能化的内部管理,大大地提高整个工作流程的效率,指令排列后减少了磁头臂来回移动的时间,极大提高了读写效率,在高清时代的大量数据传输中的表现更为突出。
如何开启NCQ
要启用硬盘的NCQ功能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繁琐的,硬件和软件的设置缺一不可。用户除了拥有一个支持NCQ技术的硬盘外,还需要留意主板芯片组是否支持。Intel方面,ICH7R/ICH8R/ICH9R南桥都支持NCQ,Nvidia自nforce4 sli后都能支持NCQ硬盘,而AMDSB600/700南桥芯片亦同样支持NCQ。
首先,NCQ功能的启用需要AHCI的支持,AHCI全称为Serial ATAAdvanced Host Controller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主要是在系统内存和串行ATA设备之间扮演一种接口的角色,为NCQ提供支持。因此我们要激活主板上的AHCI功能。

接下来我们需要安装操作系统,因为启用AHCI接口后直接进入原有操作系统将会蓝屏,而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在安装系统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加载AHCI接口驱动,而主板附带的驱动光盘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些驱动,而没有加载这些驱动的状态下是无法完成系统安装过程的。

在选择安装分区时点击读取驱动

Vista比XP优秀的地方就是彻底消灭了万恶的软驱

Vista会自动搜索光驱或U盘中的驱动,接下来便可以正常安装操作系统

测试总结和购买建议
相信大家一定会对NCQ硬盘感到失望,开启NCQ后硬盘读写性能提高并不明显。而从测试中我们感受到除了硬盘自身因素外,主办芯片的支持和驱动的开发同样重要,这也是本次测试中NCQ没有脱俗表现的原因。
首先本次测试使用的硬盘使细节Barracuda 7200.11500GB硬盘,它具有32MB的大容量缓存,是目前桌面硬盘中缓存容量最大的。更大的磁盘缓存使硬盘磁头读写动作减少,从而使NCQ技术的作用弱化了。其次,M2A32-MVP Deluxe采用的是SB600南桥芯片组,磁盘性能和驱动开发并不优秀,不能充分发挥NCQ的性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