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准备掀桌子:与安卓渠道“决裂”

珠江路在线   2024年6月25日  【 转载 】天龙八部sf发布网 

腾讯迈出与安卓渠道“ 破裂”的 要害一步 。

6 月 19 日,《地下城与 壮士:起源》官方公布布告称,6 月 20 日起?DNF手游将不再上架 部分安卓平台的 利用商店 。

“DNF手游 经营团队 示意,游戏将从华为、OPPO、vivo 等手机厂商的 利用商店中撤出, 停留更新手游包;特殊是关于 vivo 利用商店,DNF 的下载通道已经关闭 。”

布告截图
布告截图

说 真话,腾讯很少以“屠龙少年”之姿浮现在公众 视线,这次站在开发者立场硬刚“硬核联盟”(由华为、联想、OPPO、vivo、酷派、金立、魅族、努比亚等八家国产安卓手机厂商构成的“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组织”), 确切挺拉好感的 。

腾讯此次“掀桌子”的缘由在于:

长 工夫以来,“硬核联盟” 特例对游戏开发者抽成 50% ,而腾讯“新王牌”DNF手游 体现出远超预期的吸金 威力——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自 5 月 21 日上线的 11 天里,DNF 手游在国内 iOS 市场的收入已经超过《王者 光荣》和《和平精英》收入之和,月流水或达 50 亿,使得 5 月腾讯游戏在移动端的收入实现 12% 的增进,且延续 30 天稳居国内 iPhone 畅销总榜榜首 。

一想到新“摇钱树”往后的游戏周期都要被“硬核联盟”薅走一半分成,腾讯自然是不 愿意的——正如心动 CEO 黄一孟锐评的那样:

心动公司CEO黄一孟社交媒体账号截图心动公司CEO黄一孟社交媒体账号截图

“国内安卓渠道 确切恶心,上架不单要被分掉一半收入,自己的官网包还会在安装时被各种狸猫换太子,偷偷替换成需求分成的渠道包,不如直接下架只做官网 。”

“我司的《 起程吧麦芬》不上渠道也能跑到畅销第四,稳居畅销第一的DNF更是不会有压力,王者 光荣、和平精英也一样没必要上渠道,没理由给渠道分成 。”

如此躺赚的生意不多了

事实上,在这次腾讯公然与“硬核联盟”翻脸之前,“渠道分成”的问题隔三差五就会被游戏圈拎出来 探讨——由于这事儿 确切太离谱 。

外界向来诟病游戏是暴利行业,但游戏作为创意型产业存在严峻的幸存者偏差,一款游戏 顺利需求天时、地利、人和再叠加一些 偶尔因素,失败的产品、黯然离场的团队远比 顺利的要多得多;而渠道会对全部游戏抽成 50%,扣除 领取通道费之后游戏厂商实际拿到的收入还不到 50% 。

等于说,游戏厂商扛着 硕大成本 和风险,好不方便跑出来一款游戏,先要被渠道“旱涝保收”地吸走一半分成,搁谁也很难 折服 。

有鉴于此,游戏圈 时常有游戏厂商与渠道“翻脸”的新闻 。 固然,中小厂商、独立游戏人对渠道的声讨一般掀不起话题,但近两年几家知名游戏厂商闹的动静也 比较大:

2021 年 2 月,网易 CEO 丁磊公开炮轰“安卓税”高达 50%,比苹果还贵20%,是全世界最贵的,对产业生态十分不利;

2021 年 1 月,腾讯和华为由于渠道分成问题公然翻脸;

2020 年 8 月,苹果因下架《堡垒之夜》,被研发商 Epic Games 提起诉讼 。

那么,渠道雁过拔毛、旱涝保收的高分成 特例是怎么来的呢?

若要追溯的话,第一代游戏主机,XBOX、PSN、任天堂 确切是不收费的,但是三家大厂打着免费旗号与竞争对手博弈没多久就纷纷缴械,义无反顾加入了收费的行列——一个很主要的缘由是,游戏服务器和平台 保护都极度烧钱,抽成 能力 实现商业模式闭环,惟独先生存 能力谈生态建设 。

固然,渠道针对游戏厂商的抽成比例也是一门 常识:抽多了厂商受不了,抽少了垃圾游戏丛生会反噬平台——最后,游戏厂商和渠道博弈多年,30%的阈值逐步成为双方共生共荣的临界点 。

对此,知乎作者@孟德尔进一步补充道:

“索尼主 向导戏业后,游戏平台普通是 权力金+制作批发=30%,零售商利润=30%,发行商拿 30%,剩下 10% 按各种因素浮动,开发商是从这 30% 中跟发行商分账 。索尼微软的数字版分账也依照这个模式来,相当于帮厂商 节俭了零售商的分成 。”

自此以后,国外除了 AppStore、Google Play 按 30% 比例分成外,V 社的 Steam、波兰蠢驴的 GOG、微软的 WIN10 商店、育碧的 uPlay、EA 的 Origin、暴雪的战网皆 恪守 30% 的分成 标准——这也逐步 演变成为行业 特例 。

但是,这套模式传到国内就彻底变了味——国内渠道 遍及了抽成比例,削减了平台责任 。

在那个“渠道为王”的时代(IOS 苹果说了算,暂且不表),安卓市场份额瓜分者很多,从 360、91手机帮手、 利用宝到 后来居上的华为、小米、OV,各家都躺着赚了个“盆满钵满”——手游厂商为争抢有限的渠道资源,甚至 积极将收入分成从三七降到五五、八二,使得中国游戏产业沦为渠道商的买方市场,渠道的话语权一再被抬高 。

最后,安卓渠道主流分成比例维持在厂商与渠道各 50%的 标准;可实际上,国内游戏厂商最后到手的收入要低于50% 。

缘由在于:一是,各大 利用商店抽成50%前还要扣除通道费等;二是,国内游戏厂商还要面对各种渠道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频繁变动的接口 协定——假如头铁不上渠道又会被破解,直到被山寨盗版吸干最后一滴血 。

要害问题还在于,国内安卓渠道只学会了国外的高抽成,却没看到苹果和 Google 的抽成 规定 定然 意思上充当了环境的净化者, 阻遏了大量小厂的垃圾游戏进入生态, 保障了 利用的 品质和生态的 巩固 。

于是,正值手游井喷的2014-2018年间,市场上每年要陆续冒出千款 泥沙俱下的手游 。

等于说,在渠道抽成霸权下,游戏不过成了“流量变现”的工具——渠道对上架游戏审核治理、服务形同虚设,“一刀爆 999 元宝”、“是兄弟就来砍我” 这样品质堪忧、发行 威力匮乏的游戏一般不计成本推量和导流,入坑后只会一味 疏导发烧友充值变更强,客服形同虚设,真出问题被下架,转身套上新马甲 接续上线 。

这样恶性循环的 后果就是:国内游戏小厂为了生存疲于奔命, 即便出了爆款也是在为渠道打工 。

渠道话语权正被重构

如今,游戏厂商敢于频频向渠道商发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行业格局正在 产生 硕大 变迁 。

宏观层面,自 2019 年版号政策全面 施行后,游戏过审数量骤减,在总量调控的大背景下,整个游戏产业 通过近八年(2012'2020)粗放进展已迈入精品化的存量竞争 。

那么,削减渠道分成自然成为游戏厂商节流的 打破口,甚至是必须要考量的主要 经营决策 。

对此,一位游戏发行商向虎嗅 综合:

“过去流量 效劳放大了手机厂商的渠道优势,渠道带来的收益盖过流量投入;现在,版号配额和精品化趋向也会进一步 减弱渠道的话语权 。”

虎嗅与数位游戏从业者沟通发现,不乏声音认为:是时候转变一下渠道的躺赚模式了,至少应该坐下来再一次谈一下分成比例,并进一步明确渠道的责任和义务 。

最 现实的状态就是,随着双方博弈和商议,渠道能基于具体产品的流水、消费者基数考量作出阶梯分成的 斗争——即达到某个级别就依照新的分成比例来分成,使游戏厂商与渠道分成处于一个动态博弈过程 。

对此,国信证券研报指出:

“随着移动互联网进展进入深水区,消费者行为从‘查找’到‘推举’,传统 利用商店受到消费者和优质研发商双方面挤压,头部游戏的示范效应或推进更多内容方的‘抵抗’,优质内容的议价 威力将 延续 晋升 。”

至于 宏观层面,游戏行业正由“渠道为王”走向“内容为王”,好产品正逐步 减弱传统渠道的统治力 。尤其,近两年不乏 回绝上安卓渠道的产品,也斩获了不俗的市场 成就 。

《鸣潮》游戏战斗画面

拿近的来说,库洛科技的《鸣潮》、米哈游的《崩坏:星穹铁道》、网易的《全明星街球派对》都 回绝上安卓渠道,但在市场上的冲榜速度、社交平台上的话题度,无疑都拉满了 。

再往前推的话,《原神》《明日方舟》《帕斯卡契约》《江南百景图》《万国觉醒》也都先后抛弃安卓渠道转投?TapTap、Bilibili 、抖音等,这些产品不只跑出了上扬的数据曲线,还成为细分品类的标杆性案例 。

《明日方舟》游戏战斗画面

更深 档次缘由还在于,以米哈游为代表的新锐游戏厂商不愿上安卓渠道,除了 能够省下 50%?的分成,还 能够 预防渠道分流产品消费者 。

“2021 年头,曾 崛起过‘游戏行业全国学上海’的论调——当时,游戏厂商都 踊跃模仿莉莉丝、叠纸等新锐游戏厂商的产品经营模式,即如何绕开渠道,将核心消费者 积淀在产品 IP 之下 。”一位从业者向虎嗅说道 。

免责声明:凡标注转载/编译字样内容并非本站原创,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