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学习日记五 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
本文标签:磁盘,件系统管理 ====三个重要的概念==== * super block:记录文件系统的整体信息,包括inode/block的总量、使用量、剩余量,以及文件系统格式与相关信息 。 * inode:记录文件的属性和权限,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实际数据(data)所在的block号码 。 * block:实际记录的文件内容数据,若文件太大,会占用多个block 。 inode有12个直接,1个间接,1个双间接,1个三间接地block指针 。 # dumpe2fs /dev/sda2:列出文件系统的superblock信息,所有block的group信息 。 ====挂载==== 挂载点一定是目录,该目录为进入该文件系统的入口 ====磁盘与目录容量==== # df [-hi] [目录或者文件名] –> 列出整个文件系统磁盘使用情况 -h:易读方式显示 -i:不用硬盘容量,而以inode数量显示 # du [-hsS] 文件或者目录名 –> 仅仅显示该文件或者目录容量情况 -h:易读方式显示 -s:列出该目录的总的使用容量而已,不要列出目录下的子目录的容量详细情况 。 -S:不包括子目录下的统计(不常用) ====连接文件ln==== 硬连接hard link: 使用hard link连接文件时,block数目与inode数目都不会改变,hard link 只是在某个目录下的block中多写了一个关联数据而已,既不会增加inode也不会耗用block数量 。不能跨文件系统,不能连接目录 。 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也就是快捷方式: symbolic link就是创建一个独立的文件,这个文件会让数据的读取指向他连接的那个文件的文件名 。会用掉一个inode和至少一个block # ln [-sf] source target -s:加上就是符号连接symbolic link -f:如果target存在,主动将target直接删除后再创建 。 ====磁盘分区==== # fdisk [-l] 设备名称 # fdisk /dev/sda,针对的是整个硬盘设备而不是某个分区 。 ====磁盘格式化==== # mkfs -t ext3 /dev/sda6 ====磁盘检验==== # fsck -C -t ext3 /dev/sda1 # mount -o remount,rw,auto / 重新以读写形式挂载根目录 ====挂载光盘文件==== # mount -o loop /root/centos5_dvd.iso /mnt/cento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