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显示器基础百问:IC电路如何提升效果 |
(2012-3-2)
|
● 插帧技术大行其道 早在2006年,由于液晶显示器存在响应时间拖尾的现象,因此很多厂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从IC芯片入手,推出了不少解决方案。最开端是明基推出的“插黑”技术,随后其他厂商也采纳了类似的技术,尽管名称和细节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大致相当。
事实上早在明基“插黑”之前,显示器厂商采纳的是Over Driving技术,它的原理是IC芯片强行向液晶面板两端添加电压来加快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起到减低响应时间的作用,但这种做法不会从根本上消除拖尾现象,反而会由于加压操纵不当而产生类似白色残影等诸多副作用,因此该技术并没能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应用。
明基的“插黑”技术将解决LCD显示动态画面时同时产生的拖影问题,实现这样的目的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减低灰阶响应时间,第二步是消除稳态式显示方式对平滑边缘的影响。利用在两帧画面间插入黑色画面的方式,将有效的解决拖影的影响。 由于液晶显示器采纳稳态式显示的方式(显示的要素,比如背光灯源在开启后始终显示在某一个水平,除非关闭,其间并不由于画面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而人类的眼睛在看动态画面时,对大脑传送的讯号是自动对亮度状况做的积分,因此即使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为0ms,还是会看到残影,因此“插黑”技术模拟的是CRT显示器的脉冲式显示方式,这样就可以有效解决残影的现象。
不过并不是每个图像都是由黑色为主体像向来显示器的,因此单单仅插入黑帧显然还不够,因此现在不少显示器和电视厂商插入的帧为计算帧,即IC芯片依据两帧的画面来计算出一帧的元素,让其拥有更好的过渡性,而其目的和大约原理与“插黑”技术类似,只是插入的帧画面有所不同。可以看到依据用户实际需要的不同,在液晶面板参数固定的状况下显示器厂商也可以通过后期的IC芯片技术来进行不同的调校和改良,满足用户更多的需要。 |
![]() |
百度中 显示器基础百问:IC电路如何提升效果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显示器基础百问:IC电路如何提升效果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