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名网友亲自参与 六款3D显示器横评 |
(2010-12-17)
|
● 3D显示器的前身今世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为什么很多消费者在看到现在的厂商在大力推广3D显示产品的时候,会冷冷的说道:哼,N年前就有的东西,现在还在炒现饭。因此接下来,我们首先来看看老式的3D显示器采用的何种解决方案。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直到目前应用都非常广泛的偏振3D显示技术。
其实之前市面上所销售的3D显示器都采用的是偏振式的技术,其原理也大致相同,如iZ3D推出的3D液晶显示器等等便是如此,该技术同样也需要用户佩戴专用的3D眼镜。
从上面的原理图中,我们看到人眼之所以能够看到3D影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影像是通过水平交错、曲折传递到人眼中,再由大脑重新排列组合成3D立体影像的。3D眼镜则可被看成是偏光膜,在画面通过第一层偏光膜之前,就要对画面进行处理。而影像的处理,是使用加载在显卡驱动程序内的插件进行调整的。
而另外一个很简单实现3D立体效果的技术就是红蓝眼镜了。这一技术因为低成本的缘故沿用至今,甚至著名的视频网站Youtube的3D片源都采用的是红蓝眼镜的方式。
不过这两种3D技术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游戏的来源;对于片源而言,只要有上游厂商推出相关的影片,就不会是问题。不过对于游戏而言就不同了,考虑到成本的因素,游戏厂商很少会再为其推出一个专门的版本,但对于广大PC用户而言,游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因此这两种3D的方案缺乏游戏的支持,并且对现有的3D游戏支持也不够好;而另外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这两种方案都无法支持1920×1080全高清分辨率(偏振式3D技术分辨率要减半),因此在如今“全民全高清化”的年代,不论是看电影还是玩游戏,分辨率似乎要比3D更加重要。 另外还有人们热捧的“裸眼3D技术”虽然看上去非常诱人,不需要单独佩戴眼镜就能够看到立体影像,但是其存在很多的局限性,如:暂时不支持1080p全高清分辨率,需要用户站立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的角度范围内才能观察到3D画面,并且景深感觉不如佩戴眼镜的解决方案,因此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
|
![]() |
百度中 30名网友亲自参与 六款3D显示器横评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30名网友亲自参与 六款3D显示器横评 相关内容 |
![]() |
雅虎中 30名网友亲自参与 六款3D显示器横评 相关内容 |
![]() |
Sogou搜索中 30名网友亲自参与 六款3D显示器横评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