诓闹时嗉鞯南路剑褂幸慌虐磁ΑS行┌磁κ褂没瓜嗟逼捣保枰喂陶莆铡=馐腿缦拢?br>
1) 从材质/贴图浏览器中选择一种贴图或材质。通常是读取材质库里的已有材质时才使用。如果读取的是平面图(例如背景贴图),那么原来的小球样本将被平面图显示方式取代。
2) 把材质赋给场景。一般在材质更新时使用,需要满足特殊条件时才能被激活。使用场合很少,不容易理解,可以被其他功能替代。初学者可以不加理会。
3) 把材质赋给选中的物体。只有当场景中有物体被选中时才会激活该按纽。如果要把当前材质赋给你希望赋给的物体,只需先选中指定物体,然后再点击此按纽就可以了。使用非常频繁。其实也可以把你所需的材质直接从样本框拖给场景中你希望赋给的物体就行了,有时还更为方便。
4) 重新设置贴图/材质到缺省(默认)状态。用来“回收”已经废弃的材质样本空间。如果是贴图,将恢复贴图原来参数(而不是默认的样本小球);如果是材质,将把样本颜色设置到灰色,其他参数采用默认值。
5) 进行材质复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功能。先把材质赋给一个物体,然后只要点取这个按纽,该物体的材质就会复制到这个材质样本上(这时原来激活的材质样本就不再处于激活状态了)。你可以再给这个材质改个名字后赋给其他物体。用该按纽可以使材质编辑器突破编辑最多24个材质的限制。
6) 把材质存入材质库中,供以后直接调用或稍作修改后使用。有价值的材质请及时保存(请为其起个恰当的名字),自己不满意、? 价值的材质就不要保存了。从而避免重复劳动。好多3DS
MAX的学习者对它不加重视,但是应该养成好的习惯。
7) 给你编辑的材质选择一个效果通道。点击该按纽不放就可以出来几排数字(标号),共16个。配合VP(VIDEO
POST)视频后处理里发光等特效使用。一般材质特效通道为0,没有效果。例如你对所做的材质需要做发光处理,可以为该材质选择一个MATERIAL ID(材质号),在发光处理对话框选择对应的材质号就可以了。可惜有很多朋友在看到本教程之前都没看到过里面隐藏的15个号码。如果不巧你也是其中一位的话,就更应该把基础打牢了。
8) 让视窗中显示贴图,仅对二维图有效(如位图、渐变色等),对程序贴图等无效(如噪声NOISE贴图等)。在视窗中即时显示贴图可以使工作更加变得可视化,但是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显示速度。如果显示卡不太专业,还会产生纹理显示错误。有时为了观察方便,可以暂时把此按纽打开。如果你显卡专业,CPU比较强劲,建议打开该按纽,在视窗中就可以观察到简单渲染后效果,充分享受交互式编辑给你带来的乐趣(很不幸,即使是再好的显卡,在视窗里也无法显示程序贴图等非二维类型的贴图)。
9) 显示材质最终结果。如果按纽被激活,则可以看到材质最后效果,如果被关闭,只显示当前效果。有时为了充分观察当前贴图级别而需要关闭该按纽。
10) 如果处于某种材质的次级别编辑状态中,例如贴图中还可能有贴图,那么在子贴图界面下该按纽就是可用的。如果你因为进入层次太深而找不到出路的话,点击该按纽就可以返回到上一个级别当中。相当于“后退”,使用很频繁。
11) 点击该按纽将进入同层次其他贴图的编辑界面。如果你做的材质既有漫反射贴图(DIFFUSE
MAP),又有凹凸贴图(BUMP MAP),还有反射贴图(REFLECTION MAP),在编辑完漫反射贴图后,点击该按纽就可以转到凹凸贴图编辑层次,再次点击该按纽,就可以进入编辑反射贴图层次。起到简化操作的作用。
12) 点击该按纽就可以弹出材质/贴图导航窗口。可以迅速看清当前材质的层次脉络。编辑多层贴图时很方便。
以上工具按纽中,使用最频繁的按纽是第3、第10以及第8个按纽。
我们调用/读取一个场景后,就会发现材质编辑器窗口中出现了各种已经做好的材质;但是有时在材质编辑器中,场景物体的材质没有任何显示,而场景中的物体显然已经有了某种材质。这时,我们就可以打开材 质编辑器,选中一个没用过的样本窗,激活“从场景物体获取材质”按纽 (图标是个吸管)后点取场景中特定物体,就可以获取到该物体的材质。相信有不少的朋友从来没用过它,也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另外,很多人没有给材质改名字的习惯。默认的材质名是用编号表示的,比较抽象,如果调用其它场景中的物体与材质,非常容易出现重名的现象,给操作与管理带来不便。如果有哪个班级的同学都用学号作为称呼,岂不令外人迷惘?因此我们要养成给材质(当然还有物体等)改名字的习惯。英文水平比较好的,给材质起个英文名字输入更快更方便,也可以用汉语拼音甚至汉字给物体起名字。例如要做一个蓝天材质,可以把默认的名字(如MATERIAL
#1)改成“BLUE SKY”或“LAN TIAN”或“蓝天”。输入名字直接把默认的名字改成你喜欢的名字(当然跟材质要有联系)如图所示: 。千万不要因为想偷懒而是后面的工作变得更复杂无序。
下面提供一些笔者精心编写的习题供大家思考与练习。如果不能顺利做完这些练习,请再次阅读本教程,直到能顺利完成习题为止。下一讲我们将讲述材质编辑器的其它一些基础内容。请及时到美工教室来获取新的教程。
配套练习
1)如何调出材质编辑器对话框?快捷键是什么?
2)如何突破材质编辑器中24个材质样本数量的限制?
3)如果要编辑玻璃材质,为了更好地观察透明效果,最好激活哪个按纽?
4)可以直接用 按纽把材质赋给没选中的物体吗? 按纽什么时候才能被激活?要回到材质编辑上一个层次,需要点击哪个按纽才行?
5)如果外部调入的场景中的某个物体的材质在材质编辑器中找不到,如果获得该物体的材质进行再编辑?
6)为什么要对默认的材质或贴图改名?有什么好处?请动手把第一个材质的名称改为“GOLD”。
7)动手练习,把默认的样本球数量该为同屏显示数量为24个。然后把材质样本显示默认状态从小球方式改为圆柱方式。然后全部再改回到默认状态。
8)在仔细阅读完教程后,通过自己实践,仔细体会 按纽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