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画质 迷你 智能化 2013影像年终大盘点 |
2013年12月19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数码相机 |
去低通之路 不换传感器画质照样提
在画质 晋升方面,除了更好的镜头外,再一个有效的方 法令是 使用更好的传感器 。可我们也晓得传感器的 晋级换代 向来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问题,那么那什么来满足日益严苛的用户呢?那就是去低通滤镜设计 。

在2013年我们真的是见到了一大批传感器去低通设计的新相机,从年头的X100s,到之前提到的尼康Coolpix A,理光GR,再到后来的索尼RX1r 。而在可换镜头领域也有富士X-E2,奥林巴斯E-M1,尼康D7100,索尼的A7r以及宾得K-3等等 。 可以说无低通设计的相机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大量涌现出来 。那么去低通都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是分辩率上的 晋升,同一枚镜头在无低通设计的机身上分辩率的 体现确实会有 晋升,这在画面细节 体现力上,确实带来了不小的优势 。同时这也带来了高感 威力的稍稍 晋升, 因此总体来看去低通确实是现在传感器的一个进展方向 。不过去掉低通滤镜也会有问题浮现,那就是摩尔纹 。

针对摩尔纹问题,各家也都祭出了自己的解决 方案,主要是两大类,一是物 了解决,二则是算法 解决 。物 了解决的典型范例是富士和宾得,富士通过X-Trans的特别排布 模式来幸免摩尔纹的产品,不过这同时也带来了传感器成本的 晋升,而宾得则是 依附颤动传感器,而这是否会影响到相机性能的 巩固性和耐用性还需求 工夫来 视察 。

另一类算法 解决的代表则是尼康和索尼,尼康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机型上采纳无低通设计,而从 使用 教训来看,厂商的算法 解决已经 匆匆成熟起来,通过机内计算,已经 可以较好地 解决摩尔纹问题,同时也 可以较好的解决伪色问题 。相信在不久的 将来,我们会见到越来越多的无低通设计机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