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画质 迷你 智能化 2013影像年终大盘点 |
2013年12月19日
【
转载
】 编辑:
浏览次数:
|
本文标签:数码相机 |
模块化之路 像用镜头一样用相机
假如说相机的智能化是相机厂商面对智能化移动 设施的一个正面迎击,那么下面我们要提到的相机模块化设计思路,则是尝试与智能化移动 设施共存,从而寻觅到一条共生之路 。

我们在现在的相机市场上其实 可以看到众多相机模块化设计思路的产物,从产品的角度来看,索尼的QX10与QX100无疑是最好的例子,这两款镜头相机的 使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智能移动 设施的 。因为相机 本身没有显示屏, 因此取景需求依赖移动 设施的显示屏来 实现 。同时,相机也 可以直接安装到手机上,从而让手中一般的手机摇身一变成为手机中的战斗照相机 。


另一种 比较 类似于模块化设计思路的,则是通过软件来 实现这一 目标 。例如奥林巴斯的OLYMPUS Image Share (O.I.Share)软件,用户 可以通过软件遥控相机拍摄,并将照片传输至智能 设施上通过客户端软件 实现后期 解决以及分享 。 因此相机同样只负担了拍摄 使命,而图片的 解决等一系列 其余工作则交给了智能 设施 。 可以说这种 模式关于如今的大部厂商而言更方便实现,也更方便为一般用户所 承受 。

不过关于相机的模块化而言,其“阿喀琉斯之踵”在于网络,在现有的无线网络条件下, 无奈达到无延时,无损失的高画质图像实时传输,也就招致了相机的无线遥控一般会遇到高延时的问题 。现阶段的解决 步骤中最有效的,是减低遥控端实时视频的清楚度,从而 保障影像传输的实时性以及 巩固性,这也着实是现在没 步骤中的 步骤 。想要让相机的模块化之路进展的更好,还需依赖于无线网络技术的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