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画质为王 2011八款微单横评画质篇 |
(2011-12-12)
|
由于各款相机的最低ISO各有不同,一般在ISO100-200之间,由于像素不一样所以大小看上去会有些不同。NX200是八款微单中像素最高的,高达2030万有效像素,原图相比之下很大,看上去无论是细节还是锐度均非常出色,曝光与色彩也恰到好处,对比度适中。奥林巴斯E-P3和E-PL3的画质看上去很都锐,对比度略高一些,色彩较浓,细节同样很多,这两台相机的最低可选ISO为200。尼康 1系列中的J1与V1与奥林巴斯的两台微单风格相反,对比度稍低,色彩倾向于淡淡的“日系风格”,画面看上去比较自然,但是由于这两台相机的像素仅为1010万,在本次横评中像素最低,所以内存条上的文字图案已经有些模糊,较难辨别。松下GF3的自动曝光画面看上去有点偏暗,轻微欠曝一点点,对比度也较高,画面解析力好于尼康 1系列,但仍比奥巴的微单稍弱一点。索尼NEX-5N的曝光较准确,1610万有效像素像素,和NEX-C3一样仅次于两千万像素级别的三星NX200,自然在解析力上具有一定优势。索尼NEX-C3按理来说应该和NEX-5N差不多,不过实际效果测试来看,索尼NEX-C3日光灯下自动白平衡略偏冷,细节上也稍微逊色一些。 JPEG,原始尺寸,ISO200 由于八台相机中索尼NEX-C3,松下GF3,奥林巴斯的E-P3和E-PL3的最低ISO都不是100,所以小编把这八台相机的ISO都调到200再测试了一下。测试结果与之前各款相机在最低ISO下并没有太大差异,所以大家在选购微单时也没有必要去纠结这台相机的最低ISO是不是高于了100。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原图查看仔细对比,ISO100与ISO200之间的实际差异还是很小的。 全部为原图100%截取。 ISO800对于一台卡片而言可能已经是极限了,但对于一款最新的微单或单反而言,高感的考验才刚刚开始,通常来说机内的降噪设置在ISO800以上才开始处理,高感不但考验着各大相机厂商的硬件电路设计,同时也涉及到降噪算法的优化等,当然和感光元件的大小以及像素密度同样不无关系。三星NX200在ISO800时的画质相比ISO200在锐度、对比度上在原图查看时稍有下降,不过得益于高像素,画面的细节看上去依然不错。奥林巴斯E-P3与E-PL3在锐度上有损失,不过对比度依然较高,内存条上的字已较难辨别,细节减少较多。尼康 1 J1&V1虽然在锐度和像素上没有太多优势,不过相对于ISO200而言,除了锐度上有些降低,并且有些颗粒感外,其他横向比较来说没有损失太多。松下GF3的画质下降得最为明显,特别是在锐度和细节上相比较其他机型而言劣势较大,另外自动测光也明显曝光不足。索尼NEX-5N ISO800的画质保持得相当好,最出色的锐度表现,细节保留较多,较少的颗粒感。索尼NEX-C3的画质比NEX-5N要弱一些,由于是APS-C画幅,所以画质下降得也不多,自动白平衡和GF3一样有些偏蓝。 把ISO提高到3200,JPEG直出,哪台相机的高感表现最好?依然逐个来看,三星NX200红蓝杂讯较多,暗部的颗粒感较明显,画面总体还算比较自然,细节没有全部被抹平。奥林巴斯E-P3和E-PL3的画面颗粒感也很强,并且细节损失较多,内存条上的字几乎已经看不清了。尼康 1系列两台相机在细节保留上似乎比PEN系列要稍微好一点,但是画面显得很平,缺乏立体感。松下GF3画面的细节已经非常少,高感较差,画面有明显的破碎感,依然欠曝。索尼NEX-5N即使在ISO3200时,依然能有如此出色的画质表现实在有些让人意外,颗粒感较小,锐度非常出色,物体的线条边缘稍微有一点点毛边,细节依然较多。NEX-C3 ISO3200的高感比NX200与PEN系列总体稍好一些,但仍逊于NEX-5N。 最后再来看一下几款相机在ISO12800时的画质,索尼NEX-5N依然是最好的,虽然最高ISO对于绝大部分相机而言并不具备可用性,但是可以看到NEX-5N显然已经把微单的高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相对而言NEX-C3和NX200的高感比起PEN系列在细节保留上要稍微好一点。(上图中也列出5N ISO25600的对比画质) |
![]() |
百度中 画质为王 2011八款微单横评画质篇 相关内容 |
![]() |
Google搜索中 画质为王 2011八款微单横评画质篇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