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李若彤,开始演短剧了 |
珠江路在线
2024年8月22日
【
转载
】
|
本文标签:李若彤 |
演艺圈里,配得上“仙气”一词的人不多,但李若彤必然位列其中 。
1995年,李添胜版《神雕侠侣》面世,让古天乐饰演的杨过和李若彤饰演的小龙女成为几代人心目中,最能还原金庸笔下人物 韵味的经典形象 。
由此,“姑姑”的 称呼变成了李若彤的后缀,同行叫,粉丝叫,网友也叫 。这么多年来,李若彤已经习惯了这个 称呼 。
像“小姨”一样,“姑姑”在中文语境内,是有 教训有智慧的 前辈,也是甚少代沟又亲切的朋友 。这何尝不是李若彤在互联网上的形象呢?
这几年,“姑姑”出山,李若彤不再只不过荧屏上白衣飘飘、自带仙气的“小龙女”“王语嫣” 。她身穿健身服、辣妹装、复古旗袍,在竖屏的世界里变得鲜明 活泼,带着团队尝试万物 。她以一己之力,让天津大姨盘头成为互联网 追赶一时的风潮;她到杭州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探店,给冷清的线下实体销售带来了人气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在互联网的场域,被一视同仁 。
原本,李若彤只不过怀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究世界 。但短视频 打破圈层的魔力,让她看到了 精益求精的 意思 。“假如我的 威力可带动每一方面,那自然是好的,不要 悭吝自己的 威力 。”
不 悭吝,不惜力,是李若彤当下的状态, 对待演艺事业也如此 。今年8月,58岁的她还在 义无反顾 。这个夏天,李若彤加盟了短剧这一新事物,接拍了短剧《午后玫瑰》,一部讲述中产家庭里的全职妈妈在 遭逢破产危机后重返职场的故事 。
女性成长向的叙事,一直是影视世界的长红题材,但为什么偏偏是“陈琳”这个角色和她的故事能 打动李若彤“出山”?在短剧带着流量和争议突飞猛进的时代,作为一名珍惜羽毛的老戏骨,她如何 对待这一新奇事物?怀着这些好奇,南风窗记者来到《午后玫瑰》的杀青现场,专访了演员李若彤 。
南风窗记者见到李若彤时,她刚 结束一场戏的拍摄,走出摄影棚,来到窗前,坐在一张塑料椅上,捧着剧本 接续看台词 。白色长袖衬衫,一头黝黑的长直发,属于职场女性的典型穿搭 。
在她的身后,有一扇窗户,外面是一片农田,不知名的虫子在低鸣,宣告着青岛6月的暑气渐起 。摄影棚内外没有空调 设施,惟 唯一把大风扇轰隆地低鸣着 。剧组里人来人往,场务拖着道具走来走去 。
那是一个快节奏但高要求的短剧剧组 。同一场戏份,多机位拍摄,不同机位需求拍摄三次以上 。一场戏 结束后,转场布景,无缝接入下一场戏 。
转场歇息时,李若彤也只 专一在剧本上,不同 色彩的划线和笔记是她 推敲角色的脚注 。她很少 仰头看旁人,间或 仰头思量,那双 高深的眼睛透出一种 尊严,让人不敢打搅 。
01
一个包也不留
专一,是李若彤在剧组的状态 。短剧拍摄周期很短,但工作量不比长剧少,相比长剧通常一周有一天歇息的节奏,短剧要求全部情节在15天内 实现 。这对剧组全部人的工作效率提出了要求,哪怕是主演李若彤也不例外 。
高强度的工作挤压了她健身的 工夫,睡眠变成了第一要务 。每晚入睡之前,李若彤会躺在床上,肃静 回忆今日拍的戏里,有哪套动作哪个眼神哪句台词, 能够更精进,明天是否还 能够做得更好 。
饮食上,她也遵照着一套严苛的 标准 。李若彤对调味料很敏感,吃得太重口,睡眠会受影响,进而会影响第二天的 专一力 。为了 维持拍戏状态,在剧组的半个月里,她大多只吃米饭、面包、蛋糕等 清洁的碳水食物 。直到拍完戏那天,助理才在她面前拿着手机 打开了外卖平台,让她 选择几道青岛海鲜,尝尝鲜 。
李若彤喜爱吃食物的本味,这 能够说是她的生命哲学 。关于生活,关于表演,不要有太多额外的增加,“调味料加得太多,你就 忘却了生活的本味在哪里” 。
表演也一样 。表演一般是一项曲径通幽的艺术,打磨演技、 推敲角色、 斟酌故事的回环蜿蜒,通往的必然是人性幽深之处, 因而要用心塑造人物,用眼神传递感情 。“真正的演员是用眼睛去演戏”,人物不需求额外的动作或 其余额外设置 。
制片人赵聪记得一件事,在拍摄《午后玫瑰》期间,李若彤对一个情节设置抠得很 详尽 。当陈琳的家庭 遭逢破产危机,从中产返贫后,她需求卖掉自己的奢靡品包包,以此变现来填补债务 。原本的剧本设置是陈琳舍不得,最终留下了其中一个名牌包 。
但李若彤认为这个情节不 正当,她拿过剧组提供的道具包,估摸了一下价格说,不能这样设置 。她晓得,陈琳应该是一个为了家庭能豁出去 所有的人,连结婚戒指都 能够拿去抵押还债 。“假如留着一个包的话,那就不是陈琳了,就不合情理了 。”有了李若彤的这个 揭示,关于留下的几个包,赵聪也特意在购物网站上确认过价格,“几百块钱,姑姑说(这个价位)就很 相符人物设定” 。
导演沈宏翔告诉南风窗,在围读剧本时,李若彤发现了一个大家都没 留神的点是,原先剧本关于丈夫的刻画不够 丰盛 。在李若彤看来,一个家庭要熬过破产所带来的阵痛,是不但单只 依附妻子重返职场的,丈夫也需求相应的付出 。作为家庭的另一半顶梁柱,男主角的塑造 该当 饱满立体 。
曾有人 担心,此前从未接触短剧的她,会不适应如今短剧的快节奏 。事实 证实这只不过一个 假如性问题, 对待短剧,她反而更严格——短剧在有限的时长里出现核心事件的转折,许多铺垫不可幸免会被割舍 。这 象征着,台词和情节中间的逻辑要更 缜密流畅,人物刻画也 该当更立体,入心入骨 。
李若彤 对待作品和角色, 素来有一种 对待学生般的严苛 。这种严苛与敬业,在她拍戏生涯早期已有痕迹 。在拍摄《青春火花》时,为了 相符角色定位,李若彤苦练排球 。在拍摄《神雕侠侣》期间,有过长达6个月不怎么和外界 联络的状态,天天就辗转于片场和家里,为的是 感想小龙女在古墓中长 工夫与外界 断绝的状态 。
02
午后玫瑰
杀青这天,李若彤对工作室的小 搭档说:“这么快就最终一天了,很舍不得 。”这种复杂的情绪,一般在最终一天浮现, 混同着对工作未 实现的忐忑,对剧组时光飞快的失落,也包括对归家的等待 。
李若彤是一个真 性格的人,关于自己过往饰演的角色,也爱憎 清楚 。她说,她不喜爱王语嫣,觉得这个角色太闷了、太呆了,但偏偏为爱执着的王语嫣,让李若彤看到了自己在 恋情中 实在的一面 。所以她在拍摄《天龙八部》时,纠结 苦楚, 巴不得即将拍完杀青 。
对待“陈琳”这个角色,李若彤则快人快语说:“舍不得 。”
李若彤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能 打动她心扉的角色了 。2024年,在做客刘嘉玲的访谈节目时,李若彤被问到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拍戏 。要晓得,在香港影视最辉煌的年代里,她从艺的作品在数量上是难以与同行匹敌的,但在 品质上却不落下风 。李若彤坦然说,没有 合适自己这个年龄段的角色 。她是一个 珍惜羽毛的演员 。
赵聪在邀约李若彤之前,也很忐忑 。在创作这个剧本时,浮现在他脑海里的女主角的形象,便是李若彤 。他 指望这是一个鲜活、洒脱的人物 。“姑姑在自媒体上健身、盘头、逛超市,给我觉得她已经放下了众多包袱 。”赵聪告诉南风窗,“但难点就在于她愿不情愿演 。”
自从在2014年被曾志伟邀请“回巢”TVB拍摄了《女人俱乐部》的女性都市剧之后,李若彤已经有10年没有以主演身份亮相在现代剧里了 。
赵聪还是把剧本递了过去 。当李若彤拿到《午后玫瑰》的剧本时,她还没 细心浏览里面的故 事件节,就被这个题目 打动了 。
玫瑰,寓意着女性题材,而“午后”, 象征着 工夫已流逝了一半,但幸好还有一半 。这也暗合她当下的人生状态和态度 。
李若彤细读剧本之后觉得,这是一个深得她心的角色 。“陈琳很厉害,她遇到挫折即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 步调, 固然已离开职场10年,但她再回来的话 能够很快适应,甚至做得比以往更好 。”
在挫折面前不服输、熬过低谷期的“陈琳”身上,李若彤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样子 。她形容当下的自己,像沙漠里的仙人掌, 只有丝毫点水,就 能够 毛糙而 自由地 成长 。但这棵仙人掌在之前,也有过像藤蔓攀附大树的时候 。
早年,在她这朵香江玫瑰 绽开得最冷艳的时候,命运让她按下了暂停键 。《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杨门女将》中的“杨八妹”……这些经典角色,成为两岸武侠迷心中的白月光与朱砂痣 。当时香港一家报纸写道,金庸先生见了她的小龙女扮相也 夸奖道,若彤便是他心目中的小龙女 。
事业为李若彤的人生洒下一层高光,就像玫瑰在旭日的照射下更加闪亮 。但当时的李若彤就 萌发了为爱息影的念头 。恋人不喜爱她在外面 出头露面,她便推掉片约,逐步远离演艺圈 。那是一段生活重心不再是自己的日子 。
直到2009年,命运似在跟她开玩笑 。父亲中风一年,李若彤扛起照护的重任,她给自己施加了过多的责任,觉得惟 径自己最了解父亲 。为了保留父亲的尊严,她 接替 其余9个兄弟姐妹日夜守候在父 亲自边 。她为父亲洗澡更衣,贴身照料饮食起居 。但一年后父亲还是 去世了 。而 几乎是同一 工夫,相爱了十年的恋人也告辞了李若彤 。失去至亲至爱的双重打击下,李若彤患上了抑郁症 。
03
感激挫折
那是一段至暗时刻,乌云笼罩下的玫瑰也会变得阴郁 阴暗 。抑郁症最严峻的时候,李若彤 能够一个礼拜不出门,宅在家里不刷牙、不洗头、不洗澡,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如对着水果刀 谈话,半夜一个人开车去坟场 。
在命运的无常面前,哪怕是从小都很要强的李若彤,也顿生无力感 。抑郁症是一具漂移的幽灵,当人想挣扎时,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灵魂便陷得越深,想抓也抓不住,让人无从下手 。这一场 精力的感冒,需求 工夫、科学和爱来治愈 。
李若彤花了两年半的 工夫,听医生的话,准时吃药,定时 审查,看心理学的书;更主要的是, 依附家人的陪伴,以及通过运动 构建起来的生活秩序 。
那时候,对李若彤来说,运动健身所需求的 力量,为她构筑了天然的 包庇所 。她将健身作为一种自我催眠的 模式,沉醉在健身房里,一投入便是数小时,在挥汗如雨时,也挥洒掉情绪, 渐渐找寻回自我的节律感和力量感 。
从此,运动成为了她的一个 爱好 。而 经历了人生 三番五次的挫折之后,李若彤也懂得了该怎么为自己活下去 。
如今的李若彤,回头去看那段 几乎 逾越十年的至暗岁月,她告诉南风窗,要 感激挫折,“人生越早 经历一些挫折,越会让人的 心坎 壮大” 。这是她以血肉之身 穿梭荆棘之后得出的人生感悟,融入作品之中,一朵午后玫瑰依旧 灿烂多彩 。
由于自己淋过雨,所以会给别人撑伞 。如今的李若彤,在健身、美食、工作和探究世界中再一次找到了活着的力量 。她想将这份力量,传递给更多像她一样曾 经历风雨、身陷深渊暗的人 。
她在短视频里, 展示自己徜徉在祖国山河里的 欢畅、走街串巷寻找美食的惊喜,以及日常时刻给她带来的感悟 。
在 后盾私信里,李若彤间或会收到一些求助信息 。从文字里,她能 感想到对方可能已经处于惊险的边缘了 。她留神翼翼地斟酌自己的文字,用 亲自 经历的故事告诉他们,任何低谷都是 能够走出来的,要 接纳低潮期的自己,也不要抛弃自救 。
在工作的间隙,李若彤还会不定时更新自己的健身视频和课程 。健身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像一条绳索那样将自己从深渊里解救出来 。每个人都能在健身里重建生活的秩序,再一次 主宰自我操纵力,重拾自我的 信念 。
痊愈后的李若彤,自认是一个工作狂,工作带给她 快活、满足和自信 。这种自我满足感和价格确认,不依赖于任何人,“是自己给予自己”的安全感,是别人拿不走的 。这让李若彤感到安心 。
回忆起前半生——25岁还不懂什么叫拍戏便入了行, 厄运地遇到了 合适自己的角色和鼓舞自己的同行,35岁 经历挫折和黑暗后, 依附对健身和世界的 痛恨 渐渐重建自我,如今58岁的李若彤,面对下一段人生,依旧 充斥 期望 。她想告诉年轻人的是,人生还很长,58岁才刚过半,众多 事件急不来,要学会享受和积存, 工夫会 率领你一步步地走向 积淀与 丰登 。